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叫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叫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叫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②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芽苗,蕈茵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
  ③可是每天在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④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1.文中加点的“自私的念头”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是自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理解画线语句的含意?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节选部分第②段中写“我”原来在乡下居住时对床下嫩芽的爱护,似乎与上下文都不衔接。这段文字能不能删除?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绿枝条日见憔损,“我”却不愿意开释它,如何理解这种“魔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自私的念头”是指将常春藤牵进“我”的屋子。说“自私”是因为“我”要牺牲别人的自由生活来装饰自己。
2.这句话采用了排比手法,极写常春藤生命力的旺盛,与下文写它的变绿、变黄、变细、变疲形成反衬,揭示了“囚绿”对生命造成的损害。
3.这段文字不能删除,这是作者采用衬托的手法,表达自己对“绿”的喜爱之情。
4.文章写绿枝条的憔损过程非常细致逼真,用“我”的“魔念”衬托“我”缺乏对外界生命的同情怜悯之心。“魔念”反映了“我”的一种自私、偏执的较为阴暗的心理。(言之有理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绿
李广田
  我独处在我的楼上。
  我的楼上?——我可曾真正有过一座楼吗?连我自己也不敢断言。因为我自己是时常觉得独处楼上的。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这个我很爱,这也就是我的楼上了。
  我独处在我的楼上,我不知道我做些什么,而我的事业仿佛就是在那里制造憨厚的寂寞。我的楼上非常空落,没有陈设,没有壁饰,寂静,昏暗,仿佛时间从来不打这儿经过,我好像无声地自语道:“我的楼吗?这简直是我的灵魂的寝室啊!我独处在楼上,而我的楼却又住在我的心里。”而且,我又不知道楼外是什么世界,如登山人遇到了绝崖,绝崖的背面是什么呢?绝崖登不得,于是感到了无可奈何的惆怅。
  我在无可奈何中移动着我的双手。我无意间,完全是无意地以两手触动到我的窗子了(我简直不知道有这个窗子的存在),乃如深闺中的少年妇人,于无聊时顺手打开一个妆匣,顷刻间,在清光中照见她眉宇的青春之凋亡了。而我呢,我一不小心触动了这个机关,我的窗子于无声中豁然开朗,如梦中人忽然睁大了眼睛,独立在梦境的边缘。
  我独倚在我的窗畔。
  我的窗前是一片深绿,从辽阔的望不清的天边,一直绿到我楼外的窗前。天边吗?还是海边呢?绿的海连着绿的天际,正如芳草连天碧。海上平静,并无一点波浪,我的思想就凝结在那绿水上。我凝视,我沉思,我无所沉思地沉思着。忽然,我若有所失了,我的损失将永世莫赎,我后悔我不该发那么一声叹息,我的一声叹息吹皱了我的绿海,绿海上起着层层的涟漪,刹那间,我竟分辨不出海上的萍、藻,海上的芰荷,海上的芦与获,这是海吗?这不是我的小池塘吗?也不知是暮春还是初秋,只是一望无边的绿,绿色的风在绿色的海上游走,迈动着沉重的脚步。风从萍末吹入了我的窗户,我觉得寒冷,我有深绿色的悲哀,是那么广漠而又那么沉郁。我一个人占有这个忧愁的世界,然而我是多么爱惜我这个世界呀!
  我有一个喷泉深藏胸中。这时,我的喷泉开始喷涌了,等泉水涌到我的眼帘时,我的楼便倾颓于一刹那间。(本文作于20世纪30年代)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
A.高楼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常常寓意着苍凉与寂寞,本文写高楼很有这种文化意蕴,一是直接引用古诗,二是会令人联想到“高处多悲风”或“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等意境。
B.绿色是一种冷色调,本文对它进行多角度描写,既用比喻又用比拟,联想丰富,情思绵绵,写得美丽而又令人赏心悦目。
C.第四段用深闺少妇开妆匣的比喻,是为了告诉读者,“我”也有类似于少妇的那种感觉——太突然,太失落了。
D.本文的语言生动而又含蓄,描写时显得奇丽而又传神,抒情时语意无穷,很耐人寻味。
E.散文贵在形散而神不散,这神,便是它的主旨和中心。能体现本文中心的句子是:我独处在我的楼上,我不知道我做些什么,而我的事业仿佛就是在那里制造憨厚的寂寞。
2.作者在第四段中为什么说“我的窗子于无声中豁然开朗”?请说出两点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开头写“我独处在我的楼上”,但结尾为什么会“楼便倾颓于一刹那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我与地坛(节选)
史铁生
  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比如说邮票,有些是用于寄信的,有些仅仅是为了收藏。
  如今我摇着车在这园子里慢慢走,常常有一种感觉,觉得我一个人跑出来已经玩得太久了。有一天我整理我的旧相册,看见一张十几年前我在这园子里照的照片——那个年轻人坐在轮椅上,背后是一棵老柏树,再远处就是那座古祭坛。我便到园子里去找那棵树。我按着照片上的背景找很快就找到了它,按着照片上它枝干的形状找,肯定那就是它。但是它已经死了,而且在它身上缠绕着一条碗口粗的藤萝。有一天我在这园子里碰见一个老太太,她说:“哟,你还在这儿哪?”她问我:“你母亲还好吗?”“您是谁?”“你不记得我,我可记得你。有一回你母亲来这儿找你,她问我您看没看见一个摇轮椅的孩子?……”我忽然觉得,我一个人跑到这世界上来玩真是玩得太久了。有一天夜晚,我独自坐在祭坛边的路灯下看书,忽然从那漆黑的祭坛里传出一阵阵唢呐声;四周都是参天古树,方形祭坛占地几百平米空旷坦荡独对苍天,我看不见那个吹唢呐的人,惟唢呐声在星光寥寥的夜空里低吟高唱,时而悲怆时而欢快,时而缠绵时而苍凉,或许这几个词都不足以形容它,我清清醒醒地听出它响在过去,响在现在,响在未来,回旋飘转亘古不散。
  必有一天,我会听见喊我回去。
  那时您可以想象一个孩子,他玩累了可他还没玩够呢,心里好些新奇的念头甚至等不及到明天。也可以想象是一个老人,无可置疑地走向他的安息地,走得任劳任怨。还可以想象一对热恋中的情人,互相一次次说“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又互相一次次说“时间已经不早了”,时间不早了可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一刻也不想离开你可时间毕竟是不早了。
  我说不好我想不想回去。我说不好是想还是不想,还是无所谓。我说不好我是像那个孩子,还是像那个老人,还是像一个热恋中的情人。很可能是这样:我同时是他们三个。我来的时候是个孩子,他有那么多孩子气的念头所以才哭着喊着闹着要来,他一来一见到这个世界便立刻成了不要命的情人,而对一个情人来说,不管多么漫长的时光也是稍纵即逝,那时他便明白,每一步每一步,其实一步步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当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注]①《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名篇,文章描述了“我”瘫痪以后的心路历程,包括对生命的感悟,对母亲的追怀,对地坛中人事景物的深沉思考等。全文共七个部分,这里选的是第七部分,略有删改。
(1)文章第二段从哪三个方面表现“觉得我一个人跑出来已经玩得太久了”?请简要说明。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四、五两段中,“孩子”“老人”“热恋中的情人”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①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热恋中的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观全文,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诗人的夜晚和佞人的白天
——汤阴随想
徐虹
  在见到他的塑像之前,我们早已知道他的事——几千年以前的一个夜晚,也许有一点冷风,冷风里夹杂着秋天的冻雨,风里也有风尘仆仆的长途旅行者的气息。他们从前线应召回朝,中途歇息,父与子下马离镫的一瞬,马忽然没来由地嘶鸣起来,鼓起的眼泡和张大的鼻孔都呈现惊愕的表情!他们在私底下嗅到了一股不祥的气味。
  随行的那十几名军士背上的兵器在月光下冒着寒光。他们的命都掌握在他的手里,当然也有他自己的命。“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几千年之后,人们站在他的墓前,试图理解他的灵魂、性情、信仰和抉择,是怎样经过了几百几千回的博弈和锻炼,才在十二次召回的阴险通知后,在最后的一刻,驱使他踏上赴死之路?
  他的军队黑压压的一片。那些旌旗和兵器没有了统帅的命令,都显得有些垂头丧气。他们才是他的亲人和家园啊,他在他们中间才可以驰骋和欢悦啊。像树在森林里,像水在山泉里。脱离开他们,他的生命的蛋壳就显得薄和脆,会被一些陌生人蹂躏和糟蹋。那些人会充分利用朝廷的规则折磨他,使他难受。那些他所终生努力的事业,在君主看来,不单是无关要紧的尘土和风月,更是插在他们肉里的利刃。他是一军之帅,他难道真的不明白这一点?
  “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空悲切。”也许在他少年的记忆中,有一种记忆被命名为忠诚——为了一个国家的荣誉,也为一个人。多少年了,国家是以那个被称为帝王的人为图腾和象征的。于是忠诚就成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信服和听任,才华、情感、韬略都不重要,命令和规则是空前的。秩序,是这里唯一的语言,它将人的血脉一切两断。而小人们恰恰利用了这一点。
  他抉择的最后时刻,如果他的母亲还在,会劝阻他,还是鼓励他?
  事情紧张起来。在汤阴岳王庙的草地上,风那么好,阳光那么妥善,墙壁粗糙,石凳安闲。人们不愿意想象他被折磨时的惨烈,也不能体会他当时心情的恶劣。游人们激烈地讨论着衣冠冢的存放省份问题,遗址的修缮问题,空气的湿度问题等等。那些辽远的话题与他的心事无关。冤屈就是一个人虽然没有被堵上嘴,但是语言全无用处。他和他的儿子都曾经是烈兽,是猛虎,像鹰一样呼啸,像浪一样席卷和奔腾,像狼群中的头狼,威武无比,一呼百应。怎么就瞬间被剪了羽翅,屈就在一间茅草屋里。他们虽然靠信念和意志硬挺着,但是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使他们痛苦得咬碎了牙齿,唇边的血殷红了垂下的乱发。
  他们此刻不能杀人。在疆场上,手起刀落,血花飞溅,曾经使他们何等快意。而现在,英雄们处于他们完全陌生的阴霾里,那是他们的不擅长——能够感觉到阴谋家们的暗中推手却看不见他们,需要对君心反复地揣摩和期待,而面对“莫须有”的罪名,认与不认都是错误。进退两难,举目四野,四边全是黑暗。
  悲剧是选择决定的,选择是意识决定的,意识是命运决定的,命运是性格决定的。性格是什么决定的?是历史么,是少年时代母亲的话语么?
  我不能够看见那些猛虎被人圈养在动物园里的惨景,也不能看见孩子被父亲痛打而无力还手的眼神。我不能够看见那些无辜的难过和没来由的伤痕。文明,应该就是以规则维护生命的权利、生存的权利、尊严的权利,就是对恶的限制和对善的哄护。
  这一座叫做汤阴的城,存留着一个英雄的遗迹,流传着他的故事。许多人看他念他思考他钦佩他,许多人忘记他,回到自己生活的洪流和漩涡中去。如果关于他的传说,能在人们抉择善恶的时候演化为一个砝码,影响了今天,增加一些厚道和良善,减少一些奸佞和阴谋,他也不枉一死,人也不枉一悲。审美只有在发挥作用之后才显示出力量。
  当我们离开,这座城市在火车的呼啸声中越来越远的时候,黄昏渐冷,请珍重加衣。
1.作者为什么将标题取名为“诗人的夜晚和佞人的白天”,请结合全文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文,完成下列两题:
(1)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为什么说“面对‘莫须有’的罪名,认与不认都是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分析本文在材料的组织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道:“他抉择的最后时刻,如果他的母亲还在,会劝阻他,还是鼓励他?”对此作者并没有明确回答。你认为岳飞的母亲会怎样做?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现在一提到“经”,就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实际上“经”字的本义只是指纺织上的一条条竖线,而横线则叫“纬”。没有“经”,“纬”就无所依托,因此在汉代被命名为“经”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不过,清代令文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书才能称作“经”,而古文经学派则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官书用二尺四寸之简书之”,所以称作“经”。
  汉代凡是重要的文献、官书,大都用二足四寸的竹简书写。《春秋》属于“经”,简长二尺四寸;《孝经》据说是汉人所著,低了一等,简长短了一半;解经的文字,如《左传》《公羊传》《毂粱传》则用六寸的简来写。即使是书写在绢帛上,也分二尺四寸和一尺二寸两种,用整幅或半幅的绢帛横放直写。可见,当时书籍虽非印刷出版,但其抄写也必须遵从社会规定的格式。
  与社会流行的二尺四寸的大书比较起来,《论语》只是个“袖珍本”,才八寸。《论语》虽然记孔子的言行,但并非孔子所作。当初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受教的时间长,要记的文字多,采用八寸的竹简,也是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作为官方发表的文书和“经”,简长二足四寸,与现代人所用书桌的宽度差不多了。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足四寸的书只能放在案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而“袖珍本”则不同,拿在手中或坐或卧,甚至箕踞也可以看,虽然其庄重性大大降低了,但用现代的话说,也更“人性化”了,与读者更接近了。
  从作用上看,《论语》既是小学教科书,又可以终生涵咏。汉代最初级的读物《仓颉篇》《急就篇》等都是识字课本。以《急就篇》为例,三十四章二千余字,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涉及社会生活诸方面。这些书编写目的比较单纯,就是识字。《论语》就不同了,《论语》的文字基本上是当时的口语,平易好懂;其中的道理多为常理常情,儿童易于理解,那些较深奥的也可以在以后的岁月中慢慢体会;《论语》多有故事,又富有感情,老幼成宜,所以它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学商旅。”这是嘲笑夔州人好经商,没有读书的习惯。现今则把读《论语》看做有学问,这也可算是学术变迁、世风推移的反映了。(摘编自王学泰《经典是这样铸成的——(论语)编辑、流传小史》)
1.下列关于“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所谓“经”是指古代经典,其实“经”最初只是指纺织上的经线,经线是无所谓庄重不庄重的。
B.在纺织时,“经”是“纬”得以依傍的根基,受朝廷重视的文献被命名为“经”也是同样的道理。
C.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古代经典被命名为“经”,这跟孔子亲定有关,而跟“经纬”之“经”没有关系。
D.古文经学派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所以称作“经”。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汉代,《孝经》虽然称为“经”,但是一般认为等级较低,所以简长才一尺二寸。
B.《左传》《公羊传》《毂梁传》是解经的书,所以尽管很重要,也只能使片用六寸的简。
C.宽达二尺四寸的经书必须放在案子上,正襟危坐地读,虽然很庄重,但是也很累。
D.《急就篇》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较复杂,《论语》则文字质朴易懂,修养意味较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汉代,虽然命名为“经”的都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但是并非所有最受重视的文献都叫作“经”。
B.《论语》采用“袖珍本”形式,除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外,它当初未被当做经书也是一个原因。
C.《论语》的内容本来是很庄重严肃的,但是因为采用了八寸的竹简,所以变得比较“人性化”了。
D.从杜甫的诗句“小儿学问止《论语》”来看,一直到唐代,《论语》仍然被作为初等教育的教科书。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榆树,一季燃烧的灵魂
郭枫
  老家的榆树,在群树中是孩子们不容易亲近的树。
  八九丈高的树干笔直地伸向蔚蓝的天空,天空好像就被榆树的大绿伞撑着,这让孩子们不敢兴起攀爬的妄想。此外,榆树暗褐色的树皮布满深刻的裂纹,苍龙鳞甲似的,粗糙中带有严肃,犹如历经风霜的老者,只能远远地观望,可不敢靠近去磨蹭。但是,老人家说起榆树,简直好处不尽。说榆树的生性好,既能耐干旱,又不怕风雨——它的根扎在地下,扎得深,扎得广,所以,无论怎样摧折或摇撼,也休想让它屈服。说榆树的用途好,从根到叶,没有一点儿废料。虽然它长得较慢,但长得结实,长得细致。用榆木做的家具,经加工打磨,能照出人的影凡。榆树还有诸多好处,但那时候,我听不懂也听不进。然而榆树开花时节的情景却像刻字一般雕镂在我心中。
  榆树开花的时候,已进入农历四月。在整个春季,群芳争艳的时候,榆树却不动声色,光秃秃的枝条,还有冰冻霜凝般的萧索。等到桃李芳菲足了,柳杨舞弄够了,这时,它巨大的树帽上突然开出一片繁花簇锦来!其实,要说榆花算是花吧,可真有些勉强。淡绿色圆点状的花瓣,很像新生的绿蒲,完全没有花的姿容和娇艳。而且花朵太小,很难分得清每朵的样子,只见圆圆的花瓣簇聚在树枝上,树枝还没长出叶子,就被花瓣密密麻麻地包裹着黏成臃肿的花条了,每根枝条都被繁花压得弯坠下来。整棵树,便像一顶硕大的花冠,顶在苍老而高挺的枝干上,那种生命力爆发的气势,真让人心惊!
  榆树开花的时间,前后不过一月。本来薄膜般的花瓣,像涂了一层蜡,开始变厚而且变硬了,同时,两片花瓣合成一个圆圆的荚,里面包着细粒的种子。当榆荚鼓起像小小的钱状时,榆树的种子快要成熟了。“这是榆钱哪!”老人家说,“老天爷送榆钱来救咱们穷人的命啊!”这话说得可没有一点玄虚。真不能想象那漫长的春荒是怎么挨过来的。番薯藤已经算是美味了,番薯叶子和豆饼渣子煮成稀烂的一锅粥,也是每家经常的食物。可是,所有能吃的东西,到四月中旬差不多都已吃光。这时候,太阳一天比一天烈。田地里,小麦芒渐渐秀挺起来,眼看着成熟的日子没有几天了,却正是青黄不接的当口。榆钱结成了,人们把榆钱采下来,掺和一点花生末或杂面粉蒸成窝窝头,就可以撑上好几天。更穷的人家,甚至把榆树的粗皮剥掉,把里层的嫩皮揭下来,捣成糊,和野菜搅拌起来,也可以果腹。别说这些东西人怎么吃,当死亡的阴影压在头顶上,还有什么东西不能吃呢?
  五月来了!从南方刮过来的热风,把麦田吹黄了。几个毒花花的太阳天,把麦穗烤得结结实实的。收麦的日子,终于到了。
  收麦了!疲惫的庄稼人饱餐了几顿就把那些难挨的日子抛到了脑后,土地的子民,终生信赖土地,把生命和希望永远寄托在土地上。
  村庄复活了。牛车和牛车碰上了头,道路和道路拉起了手。在海洋般辽阔的金色麦浪里,汉子们像游动的鱼群,收割这一季黄金。在镰刀的欢唱中,大家较上了劲儿,谁都想领先窜到割刈行列的前头,谁都想得到捆扎麦子的姑娘的喝彩。这是没有人愿意认输的竞争。
  村庄复活了,忙着哪!家家户户,哪能有一个闲人?年轻力壮的,每天凌晨听到公鸡叫了第二遍就爬起来,到田野劳碌一天,直到星斗当户的深夜才能再换上床边。老人家拾拾捡捡,也不闲着;孩子们,呼来唤去,跑里跑外,小腿儿跑得没个停顿。在夏天,乡村里哪能有一个闲人?
  夏在燃烧。从“小暑”到“大暑”,太阳是一炉熊熊的烈焰,散发炙人的光热,燃烧起整个原野的生命之火。大豆开始分叉长英。谷子和黍稷都起节而向上蹿长。最动人的是高粱,打着一人多高的绿旗,浩浩荡荡拉起了青纱帐,青纱帐是无穷无尽的旗海,扯扯连连,直达天边。庄稼人看着遍野茁壮的庄稼,心里比什么都踏实,干起活来也就更不顾劳累。
  老家的庄稼人,就是这么憨厚!憨厚得不会去探究什么叫心酸。出足了力,吃尽了苦,还不到中年,都已风霜满脸。老家的庄稼人,可不就像老家的榆树?根扎在泥土中,绝不动摇,枝叶伸向天空,吸取光热,拼命地要在痛苦和摧残中茁壮成长,然后,从里到外,整个生命是无尽的奉献。
1.“我”为什么对“榆树开花时节的情景”那样刻骨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1)在海洋般辽阔的金色麦浪里,汉子们像游动的鱼群,收割这一季黄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家的庄稼人,就是这么憨厚!憨厚得不会去探究什么叫心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倒数第二段画线的句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前半部分写榆树,后半部分却用大量笔墨写庄稼人的生活,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