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夜色中回家的秘曲余秋雨   大地为证:我们的祖先远比我们更亲近诗。   这并不是指李白、杜甫的时代,而是还要早得多。至少,诸子百家在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夜色中回家的秘曲余秋雨   大地为证:我们的祖先远比我们更亲近诗。   这并不是指李白、杜甫的时代,而是还要早得多。至少,诸子百家在黄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夜色中回家的秘曲
余秋雨
  大地为证:我们的祖先远比我们更亲近诗
  这并不是指李白、杜甫的时代,而是还要早得多。至少,诸子百家在黄河流域奔忙的时候,就已经一路被诗歌所笼罩。
  他们不管是坐牛车、马车,还是步行,心中经常会回荡起“诗三百篇”,也就是《诗经》中的那些句子。这不是出于他们对于诗歌的特殊爱好,而是出于当时整个上层社会的普遍风尚。而且,这个风尚已经延续了很久很久。
  由此可知,我们远祖的精神起点很高。在极低的生产力还没有来得及一一推进的时候,就已经“以诗为经”了。这真是了不起,试想,当我们在各个领域已经狠狠地发展了几千年之后,不是越来越渴望哪一天能够由物质追求而走向诗意居息,重新企盼“以诗为经”的境界吗?
  那么,“以诗为经”,既是我们的起点,又是我们的目标。《诗经》这两个字,实在可以提挈中华文明的首尾了。
  当时流传的诗,应该比《诗经》所收的数量大得多。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是孔子把三千余篇古诗删成三百余篇的。这好像说得不大对,因为《论语》频频谈及诗三百篇,却从未提到删诗的事,孔子的学生和同时代人也没有提过,直到三百多年后才出现这样的记述,总觉得有点奇怪。而且,有资料表明,在孔子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诗经》的格局已成,成年后的孔子可能订正和编排过其中的音乐,使之更接近原貌。
  但是,无论是谁选的,也无论是三千选三百,还是三万选三百,《诗经》的选择基数很大,则是毋庸置疑的。
  我本人一直非常喜欢《诗经》。过去在课堂上向学生推荐时,不少学生常常因一个“经”字望而却步,我总是告诉他们,那里有一种采自乡野大地的人间情味,像是刚刚收割的麦垛的气味那么诱鼻,却谁也无法想象这股新鲜气味竟然来自于数千年前。
  我喜欢它的雎鸠黄鸟、蒹葭白露,喜欢它的习习谷风、霏霏雨雪,喜欢它的静女其妹、伊人在水……而更喜欢的,则是它用最干净的汉语短句,表达出了最典雅的喜怒哀乐。
  这些诗句中,蕴藏着民风、民情、民怨,包含着礼仪、道德、历史,几乎构成了一部内容丰富的社会教育课本。这部课本竟然那么美丽而悦耳,很自然地呼唤出了一种普遍而悠久的吟诵。吟于天南,吟于海北;诵于百年,诵于千年。于是,也熔铸进了民族的集体人格。
  每次吟诵《诗经》,总会联想到一个梦境:在朦胧的夜色中,一群人马返回山寨要唱几句约定的秘曲,才得开门。《诗经》便是中华民族在夜色中回家的秘曲,一呼一应,就知道是自己人
  《诗经》是什么人创作的?应该是散落在黄河流域各阶层的庞大群体。这些作品,不管是各地进献的乐歌,还是朝廷采集的民谣,都会被一次次加工整理,因此也就成了一种集体创作,很少有留下名字的个体诗人。这也就是说,《诗经》所标志的,是一个缺少个体诗人的诗歌时代,很少有留下名字的个体诗人。这也就是说,《诗经》所标志的,是一个缺少个体诗人的诗歌的时代。
  这是一种悠久的合唱,群体的美声。这是一种广泛的协调,辽阔的共鸣。这里呈现出一个个被刻画的形象,却很难找到刻画者的面影。
  结束这个局面的,是一位来自长江流域的男人。
  屈原,一出生就没有踩踏在《诗经》的土地上。
  中华民族早期在地理环境上的进退和较量,说起来太冗长,我就简化为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吧。两条大河,无疑是中华农耕文明的两条主动脉,但在很长的历史中,黄河文明的文章要多得多。
  无论是那个以黄帝、炎帝为主角并衍生出夏、商、周人始祖的华夏集团,还是那个出现了太罐、少曜、蚩尤、后羿、伯益、皋陶等人的东夷集团,基本上都活动在黄河流域。由此断言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点不错。(选自《寻觅中华》,有删节,题目为编者所加)
1.文章开头为什么说“我们的祖先远比我们更亲近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5段中说,“‘以诗为经’,既是我们的起点,又是我们的目标”。其中的“起点”和“目标”分别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文中说到自己“一直非常喜欢《诗经》”,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喜欢《诗经》的?作者为什么喜欢《诗经》?请作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第12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为什么说“《诗经》便是中华民族在夜色中回家的秘曲,一呼一应,就知道是自己人”?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在黄河流域奔忙的诸子百家,早已受到诗歌的影响;
  (2)诸子百家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心中常会回荡起《诗经》中的句子;
  (3)当时整个上层社会的普遍风尚就是生活中离不开诗歌。
2.起点:在生产力低下并还没有来得及一一推进的时候,我们的远祖就已经“以诗为经”了。目标:当我们在各个领域已经发展了几千年之后,越来越渴望有一天能够由物质追求而走向诗意生活,重新企盼“以诗为经”的境界。
3.作者喜欢《诗经》,一是因为《诗经》中“人间情味”新鲜诱鼻;二是因为《诗经》中的景象美丽而悦目,很自然地呼唤出一种普遍而悠久的吟诵;三是《诗经》中的“汉语短句”干净利落,表达出了最典雅的喜怒哀乐。(意对即可)
4.(1)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诗经》比作中华民族在夜色中回家的“秘曲”,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诗经》的奥妙无穷、博大精深。
  (2)因为《诗经》中蕴藏着民风、民情、民怨,包含着礼仪、道德、历史,它熔铸了民族的集体人格。人们对《诗经》情有独钟,对《诗经》的领悟深刻而透彻。只要有谁吟唱《诗经》古老的“秘曲”,便有人接着哼起这熟悉的“旋律”。一呼一应之间,人们便心灵相通,顿生共鸣。(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楼”这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字是中国文学的专利品,尤其是专属于诗的。同一“楼”字在法文中或英文中便只是建筑学上的名词。平凡庸俗,仅仅意味着平房或楼下的反面,不蕴涵任何美感,而“楼”字在中国文学里是富于诗意的会引起诸多美丽、奇妙的联想。
  楼是凌云的建筑,所以会引起空灵飘忽的感觉,如“楼阁玲珑五云起”或“山外青山楼外楼”。
  楼是高出地面的建筑,所以视野辽阔,宜于远眺。李后主在思乡的时候便登上他谪居的小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游子远行的时候,留在家里的思妇便在楼头忧郁起来:“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楼是触及重霄的建筑,所以气象万千。月明风静的夜间,楼提供一个空灵的境界:“小楼回首,明月自纤纤。”伤春时节,楼提供一个凄楚的意境:“子规啼月小楼西。”而在欲雨还晴时刻,楼上又是另一番景象:“山雨欲来风满楼。”
  楼是古典,楼是东方。假如我是一位音乐家,我要以楼为主题写出一套组曲表现楼的各种意境、景象和情调。我要以小提琴的幽雅奏出“十二楼中月明”的静夜,我要以横笛吹出“子规啼月小楼西”的凄清,我要以喧哗的小鼓和喇叭响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萧瑟,我要以肖邦式的夜曲在钢琴的键子上弹出“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的幽怨。假如柴可夫斯基住过中国古典的小楼,他可能会写出比“胡桃夹子”更空灵的作品。假如蒙内住过中国古典的小楼,他会留下更多印象派的画面。啊!“楼”这个字,太美了!
1.作者在第一段中说“‘楼’这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字是中国文学的专利品”,其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说“楼是古典,楼是东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文中大量引用古诗词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文章分析和鉴赏有误的两项是(     )
A.本文的主旨在于揭示“楼”字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
B.“楼是古典,楼是东方”一语,艺术地概括了中国楼亭所具有的美的鲜明特色。
C.“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诗句意境清幽,表现的是李后主独自登楼赏月的情境。
D.作者在第五自然段中连用了三个“假如——”是想告诉我们中国古典小楼有与美妙的音乐、绘画同样的意境、景色和情调。
E.第五自然段中四个“我要以——”构成排比句,从各个角度展现了中国古典小楼的文化蕴涵。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意蕴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
  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学特征的生动把握。
  鸿雁是健飞之鸟,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鹞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鸿雁迁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绛霄”;“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文人们赞叹不已。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看到竦峙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之语。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截然分割,而对“雁”意象群的发掘,即能较好地说明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景非滞景,情景互生,妙合无垠。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
1.下列对鸿雁习性特征所体现的相应的审美意蕴概括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
A.鸿雁身大体重,起飞以及飞行时,翅膀拍动,沉雄有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B.鸿雁迁徙时行序整齐,符合中国人喜欢整齐划一的审美情趣,能激发人们团结奋进的热忱。
C.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迁徙中很少停歇,使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
D.鸿雁飞翔时,常汇集数十只、上百只,其阵容相当壮观,容易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2.下列古代咏雁诗(词),属于“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一项是(     )
A.列序横空,身世在云中,舞影动西风。云淡淡,月蒙蒙,身点破苍穹。
B.“鸿志不汝较,奋翼起高飞”,“但当养羽翮,鸿举必有期”。
C.“洞庭波起兮鸿雁翔,风瑟瑟兮野苍苍”,“雁飞高兮远难寻,空断肠兮思情懵”。
D.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3.文章最后一段中“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指的是(     )
A.①托物言志;②借景抒情;③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相结合。
B.①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相结合;②“景中情”和“情中景”;③情不虚情,景非滞景。
C.①景中情;②情中景;③情景互生。
D.①“景中情”和“情中景”;②情不虚情,景非滞景;③情景互生。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秋虫的审美基调一般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基调则主要表现为辽阔高远。
B.中国古代对联常以“飞鸿”对“奔马”、“冥鸿”对“隐豹”、“摩天鸿”对“闹海蛟”,主要体现了古人的“亦刚亦柔”“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
C.鸿雁列队飞翔时,“人”字形与“一”字形之间不断更替,动荡中呈现出鲜明的回旋往复之美。
D.情景互生,物我难辨,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最高美学境界,古人的咏雁诗不乏其例。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说村落
阎连科

  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人们把村落、村庄、乡村等而视之,笼统解释为农民们聚居的地方。但若仔细辩认,村落、村庄、乡村似乎应该有些什么差别,比如说乡村必然是在偏僻的乡下,而村庄就有可能独立出现在繁闹城市。许多大都市里至今还有村庄的存在,但那村庄里的主人却已不是农民了。然而,这些好像都不重要,人们都不会去刨根问底,重要的是农民聚居的地方和那个地方的人。
  你走在山脉上,阳光斜斜地照着,山梁上除了嘎嘎不止的乌鸦就是徐徐晃动的树,这时候口也渴了,而回答你的是荒凉无垠的黄褐褐干裂的田地。恰就在这时你听到了井上辘轳的叽咕声,水淋淋的,明亮而又清丽,心中一震,转身看到一凹山腰上有几间、几十间草房,掩映在树木间,仿佛卧在树荫下疲累的牛--这个时候,你心里叫出了村落二字,开始对村落有了一些真正的了解。
  再或,你走在南方稻田的埂上,沉浸在一种诗意里,唐人的诗句、宋人的词句如春风一样掠过你的心头。放眼良田万亩,正为“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的夸张感到贴切时,一阵乌云先自来了。于是,你惊了手脚,在田埂上跑得东倒西歪。也就这个当儿,从哪儿划出一条小船,先递你一张荷叶顶在头上,赶着雨水到来之前,把你载到了一丛草房的檐下。这个时刻,你心里哐咚一声,忽然更加明了村落的含义。
  实际说,村落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仅就是农民居住的地方这一点。村落应该还有一种精神,一种温馨,一种微微的甘甜。村落是和城市相对应的存在,对于农民,它给予他们居住、生活的必需,而对于都市,它给予温暖和诗意。它既是一种物质存在,又是一种精神存在。我们可以从村落中找到农民、房舍、树木、耕牛和鸡羊,同时也应该找到农民自身生存的艰辛和对外人所付出的温馨。古文人怕是最能体味村落的含义的,无论是李、杜、白还是“八大家”,他们对村落的理解,都浓含了“愁滋味”。可轮到我们,却偏颇得很,不仅没有了对农民的“愁味儿”,连诗境也剩下不多了。单单地写出愁苦来,那不是村落,而是村落中的人,单单地写出温馨来,那也不是村落,那是村落表面的诗境。到了今天,村落剩下的就是一个符号,就是聚居农民的某个地方。所看到和理解的是新楼瓦舍,而农民那千古以来一成不变的生存形式和给别人的温馨、对自己的麻木和忍耐,却被人们从村落中删去了。
  连我自己,做小说的时候,对于乡村的描绘,也是不断重复着抄袭别人的说法:“站在山梁上望去,村落、沟壑、林地、河流清晰得如在眼前”,或说“模糊得如它们都沉在雾中”。而实际上,村落真正是个什么,沟壑的意义又是什么,河流在今天到底是什么样儿,我这个自认为是地道的农民的所谓作家,是果真地模糊得如它们都沉在雾中了。
  我不敢说别人什么,而我自己,或多或少,总是感到一种内疚的。我们对村落意义的删节,并不单单是因为社会发展所致,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农民的背叛。只有在大都市住腻的当儿,我们才会想到村落,而想到的那个村落,除了田园的诗情,对农民的愁情是决然不会有的。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或幸或悲
1、如何理解“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以“说村落”为标题,就文章构思而言,作者对“村落”是如何“说”开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全文,概括说明作者眼中“村落”的完整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说“我这个自认为是地道的农民的所谓作家”,对“村落”也“模糊得如它们都沉在雾中了”,联系上下文说明这样写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中说:“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或幸或悲。”这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你怎样看待村落的命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艺术的最高境界
  中国古诗中的佳句有好些对于我是若即若离的。风晨雨夕,热闹场,苦恼场,它们常常是我的佳侣。我常常嘴里在和人说应酬话,心里还在玩味陶渊明或是李长吉的诗句。它们是那么亲切,但同时又那么辽远!钱起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两句对我也是如此。它在我心里往返起伏也足有廿多年了,许多迷梦都醒了过来,只有它还是那么清新可爱。我爱这两句诗,多少是因为它对于我启示了一种哲学的意蕴。“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所表现的是永恒。可爱的乐声和奏乐者虽然消逝了,而青山却巍然如旧,永远可以让我们把心情寄托在它上面。
  玩味一首诗,最要紧的是抓住它的情趣。有些诗的情趣是一见就能了然的,有些诗的情趣却迷茫隐约,不易捉摸。本来是愁苦,我们可以误认为快乐;本来是快乐,我们也可以误认为愁苦;本来是诙谐,我们可以误认为沉痛;本来是沉痛,我们也可以误认为诙谐。我从前读“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以为它所表现的是一种凄凉寂寞的情感,所以把它拿来和“相思黄叶落,白露点青苔”“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诸例相比。现在我觉得这是大错。如果把这两句诗看成表现凄凉寂寞的情感,那就根本没有见到它的佳妙了。艺术的最高境界都不在热烈。就诗人之所以为人而论,他所感到的欢喜和愁苦也许比常人所感到的更加热烈。就诗人之所以为诗人而论,热烈的欢喜或热烈的愁苦经过诗表现出来以后,都好比黄酒经过长久年代的储藏,失去它的辣性,只剩一味淳朴。我在别的文章里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可以明白古希腊人何以把和平静穆看作诗的极境,把诗神阿波罗摆在蔚蓝的山巅,俯瞰众生扰攘,而眉宇却常如做甜蜜梦,不露一丝被扰动的神色。”这里所谓“静穆”自然只是一种最高理想,不是在一般诗里所能找得到的,古希腊-尤其是古希腊的造型艺术-常使我们觉得这种“静穆”的风味。“静穆”是一种豁然大悟,得到归依的心情。它好比低眉默想的观音大士,超越一切忧喜,同时你也可说它泯化一切忧喜。这种境界在中国诗里不多见。屈原、阮籍、李白、杜甫都不免有些像金刚怒目,愤愤不平的样子。陶潜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如果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两句诗中见出“消逝之中有永恒”的道理,它所表现的情感就决不只是凄凉寂寞,就只有“静穆”两字可形容了。凄凉寂寞的意味固然也还在那里,但是尤其要紧的是那一片得到归依似的喜悦。这两种貌似相反的情趣都沉没在“静穆”的风味里。
1.第一段中作者用“若即若离”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文看,第二段中“一种哲学的意蕴”指的是什么?(不超过12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第三段看,“这个道理”指的是什么?(不超过12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用了三个形象化的事物说“这个道理”,它们分别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与“相思黄叶落,白露点青苔”情趣相似,一见就能了然。
B.诗人把生活中的欢喜和愁苦加工成诗,就如同陈年黄酒失去辣味,只剩一味淳朴,这个比喻堪称佳妙。
C.作者在文中旁征博引,通过对艺术最高境界的分析,使人感受到一种得到归依似的愉悦。
D.作者认为“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两句诗中有两种相反的情趣,互相映衬见出一种凄凉的、寂寞的意味。
E.作者认为屈原、阮籍、李白、杜甫都有些愤世嫉俗,他们不能泯化一切忧喜,没有达到诗的最高境界。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我们现在必须澄清的是:“休闲并不是为了工作的目的而存在,休闲也可以提供给进一步工作所需的体能恢复或使心灵复原某种新的动力,但是休闲的意义并非由此得到证明。”那么,休闲是为什么而存在的?我们用什么来说明休闲的意义?答案是:生命。休闲是为了生命而存在的。我们只能站在生命的高度来理解休闲的意义。
  生命成长的过程也是遭受各种磨难和考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生命会慢慢竖起自我保护的“门坎”。这道门坎在保护生命不受各种意外侵害的同时,既可能阻碍生命活力的释放,又可能将一些新奇的美好事物挡在生命之外。而休闲是摆脱压力,不为外在环境所累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生命的坚壳容易打开,能够使生命与外界形成“对流”。在这种状态下,生命放下了包袱,一定程度上解除了警惕和防御机制,在相对的意义上实现了生命的开放。
  休闲可以使生命的真实得以彰显。首先,在休闲状态下开放的生命“卸妆”了,相对地脱去了各种角色面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归本己。在“卸妆”的情况下,我们才可以感受生命存在的活力。其次,休闲的生命是自己协调一致的生命。休闲不同于懒惰,更有别于不眠不休的工作狂。懒惰实际上是放弃自己,放弃自己的尊严与责任,不想做自己。而不眠不休的工作则是另外意义上的懒惰:不愿意反省自己,不愿意体会自己生命的气息,用拼命工作来逃避真实的自己。第三,休闲的生命是整体的生命。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分工越来越细致,每个人在社会机制中只负责一个小小的环节,进而从众多的领域“脱域”出来。这对我们的意义是双重的:一方面使我们得到解放,将自己有限的生命集中在少数的事情上;另一方面又使我们的生命碎片化,透支生命的某种功能,而使生命的其他部分“撂荒”。休闲使人有机会表现出全部的自我。功利的世界在撕裂生命,而休闲则起到了一种拼合生命的作用,没有后者,生命的碎片就会飘散。我们还可以从积极的意义上理解休闲的整合作用。这种意义上的休闲,或者说积极休闲,意味着生命自由自主地选择某种活动,全身心投入这种活动,在活动中实现生命的整合。
  休闲的生命也是创造的。首先,休闲的精神就是学习的精神、自我教育的精神。其次,休闲本身就有智力功能。第三,休闲的生命是自由的,而“自由是创造的前提。有了这个前提,创造的东西就会更多”。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休闲的生命是摆脱了具体目的困扰的生命。行为的目的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典型特点之一,是人的优异性的表现。但总是被具体的目的所牵引,使生命朝着单一的一个点“走到黑”,有时候又限制了生命的创造力,尤其是当这些具体目标转换为功利目标、利益追求的时候。从这些外在目的的拉力中解脱出来,有时候反而会解放生命的活力。(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1.下列对“休闲是为了生命而存在的”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休闲的全部意义就在于为进一步工作提供某种新的动力。
B.休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生命解除警惕和防御机制,在相对的意义上实现生命的开放。
C.休闲可以使生命的真实得以彰显,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生命的创造性。
D.休闲可以解放生命的活动,使生命摆脱具体目的的困扰。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休闲的状态下,生命个体更容易与外界进行交流。
B.生命成长过程中竖起的“门坎”有害无益:它既阻碍生命活力的释放,又将一些新奇的美好事物挡在生命之外。
C.休闲有助于智力开发和自由创造,休闲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自我教育的过程。
D.目标感过强反而会限制生命个体的创造力。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在生活的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越多,就越不容易保持生命的真实,因此越有必要学会休闲。
B.休闲能起到一种拼合生命的作用,因此社会越进步,分工越细,休闲的必要性就越大。
C.休闲使人有机会表现出全部的自我,因此越是懂得休闲的人,越是表现得兴趣广泛,多才多艺。
D.被具体的目的所牵引,有时候又限制了生命的创造力,因此行为具有目的性的人类反不如动物更具有创造力。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