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某校高二(1)班的同学围绕我国的文化发展问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通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某校高二(1)班的同学围绕我国的文化发展问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通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某校高二(1)班的同学围绕我国的文化发展问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通过查阅资料获得了以下数据:
材料一              2004-2013年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及相关数据(元/人)
年份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可支配收入
消费支出
文化消费
纯收入
消费支出
文化消费
2004
7703
6030
407
2476
1834
47
2008
11759
8697
591
3587
2829
74
2013
21810
15161
1102
6977
5221
165
注:①2013年,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居民文化消费总量之比为196:111:119:100,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8.1%、6.5%、6.6%和5.5%;②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占总消费额的30%以上。
材料二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要保持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性质不能改变,我们必须坚持弘扬文化主旋律与提倡文化多元化相统一,既要提倡文化多元化,保持社会文化生活活跃的态势,又要奏响文化主旋律,努力在多元文化中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
(1)结合材料一表格(含注)反映的信息,概括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现状。(4分)并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消费的知识,谈谈应如何进一步释放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8分)
(2)运用矛盾主次方面的知识对材料二进行分析。(8分)
答案
(1)现状:近年来,随着收入的提高和消费支出的增加,我国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支出不断增加,文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与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偏低,且城乡、地区之间差距大,发展不平衡。(4分)措施:①生产决定消费。要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进一步释放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③收入差距是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应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提高我国居民的总体文化消费水平。④消费观念影响消费行为。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注重协调消费,增加对文化产品的消费。(每点2分,共8分)
(2) ①事物的矛盾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在我国的文化领域中,社会主义文化是主旋律文化,占主导地位,是矛盾主要方面,其它的多元文化是矛盾次要方面。(3分)②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主要方面决定,要分清主流、支流,奏响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抓住了矛盾主要方面。(3分)③既主张文化多元化,又有主旋律文化,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图表型材料题一般由题目、图表、备注(注释)三步分组成。从设问的角度来看,一般是通过比较来反映经济的变化、发展、差距等问题,进而阐明一些原理、观点或规律,有些试题还要求考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如何做”型简答题是需要解释为什么、怎么办。所以其答题要求先摆出相关的理论依据,然后结合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或措施。我们要结合材料,选准角度,从生产决定消费、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等知识点来展开。
(2)本题是依据题中设问展开充分论述的一种题型。答案要求论点精辟,论证充分(能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充分说明论点)。主要考查考生阅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本题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我们需要展开知识点,从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去说明。
举一反三
“口红效应”是指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在美国,类似“口红”这一类消费品是一种廉价商品,经济不景气时,这类商品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究其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经济衰退一收入下降一高档商品需求上升一廉价替代品需求下降
B.经济衰退一 价格下降一高档商品需求减少一廉价互补品需求增加
C.经济衰退 一收入下降一高档商品需求减少一廉价消费品需求增加
D.经济衰退-----价格下降一高档商品需求减少一生活必需品需求增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已经连续多年成为“两会”期间的民生热点话题,也是今年央视“3·15”晚会重点关注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食品安全的负面新闻一再被曝出,低标水、问题羊肉、毒生姜,一拨接着一拨,让人不知该相信什么才是真正安全的。现在不仅是小商小贩生产的食品不安全,就连一些食品生产巨头也被曝出产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维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依然任重道远。
材料二 “两会”期间,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引起热议,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政府工作报告》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三个“最”,表现了治理餐桌上的污染的决心,坚决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为维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提几点合理化建议。(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坚决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饮用的是贴有自己姓名标签的矿泉水,使用的是废报纸制成的铅笔。这一做法:(     )
①对引导社会节约具有示范性         ②能杜绝企业高耗生产
③对转变权利观念具有推动性             ④能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扩大内箱是经济增长的主要着力点,也是重大的结构调整。 2014 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把消费作为扩大内据的主要着力点。下列属于扩大消费的措施有
①改革分配政策,实现城乡居民收人与经济同步增长
②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外贸向内涵式发展转变
③优化投资结构,保持固定资 产投资合理增长
④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促进物流快递业的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年一度的春节是人们购置年货、宴请亲朋、娱乐消费最集中的时候。根据记载,人们在春节期间的消费额一般达到全年消费的20%~30%,有的高达60%~70%,其中不乏“突击消费”、“公关消费”、“人情消费”、“超前消费”等。对上述现象不正确的理解是
A.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B.居民应把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起来,理性消费
C.居民应将家庭消费与国情相适应,注意适度消费
D.居民在消费时,应注意提高消费的科学性、合理性、文明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