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海洋大国,同时也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除了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和滨海旅游业等传统三大海洋支柱产业外,海洋电力、海水综合利用业等新兴

我国是海洋大国,同时也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除了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和滨海旅游业等传统三大海洋支柱产业外,海洋电力、海水综合利用业等新兴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我国是海洋大国,同时也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除了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和滨海旅游业等传统三大海洋支柱产业外,海洋电力、海水综合利用业等新兴海洋产业也得到迅速发展。这表明( )。
A.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B.消费水平决定生产水平
C.消费是生产的动力D.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新兴海洋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C当选。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体现的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与题意不符。B错误,生产水平决定消费水平。故本题答案选C。
举一反三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某校高一(2)班同学围绕“经济发展”这一主题,搜集了以下材料,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  2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部分指标(见下表)
 
1992年
2011年
国内生产总值(万亿元)
2.7
47.2
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万亿元)
7.1(2002年)
28
非公有制经济对GDP贡献率(%)
<1(90年代初)
60(2010年)
市场化程度(%)
26.0
76.4(2008年)
财产性收入占居民收入比率(%)
≈0.5(1990年)
2.7(2008年)
注:表中的“中央企业”指国务院国资委管辖的国有大型企业;“财产性收入”指家庭拥有的动产(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和不动产(房屋、土地、收藏品等)获得的收入。
材料二 与2002年相比,2011年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许多变化。出口方面: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8%提高到28.9%;高耗能和高排放产品出口得到有效控制;汽车、船舶、飞机、铁路装备、通讯产品等大型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均有新的突破。进口方面: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持续增长,大宗资源能源产品进口规模不断扩大,占进口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材料三 中国经济在创造奇迹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盲目扩张产能和忽视流通的重要作用,导致了重生产、轻消费的倾向;居民收入增幅赶不上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幅,造成了重效率、轻公平的矛盾;以高能耗、高投入所维持的增长模式,形成了重速度、轻结构的局面。
(1)结合材料一,概述我国取得经济发展成就的主要经验。(9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发展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12分)
(3)针对材料三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政府不仅要当好“红娘”,牵线搭桥,还要尽力办好“嫁妆”,为民企提供越来越好的创业、发展环境。为此,政府要( )
①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办事效率,打造服务型政府
③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④不断增强民营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调查,截止到2013年上半年,我国微信用户超过4亿户,拉动移动互联网流量收入同比增长56.8%,电子商务整体市场的规模达到5.4万亿元,增长38.5%。智熊手机、智能电视的销量增幅都超过了25%。信息消费正在成为市场新的亮点和热点。信息消费正成为一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增长潜力巨大、影响范围广泛、拉动作用持久的新型消费形式。
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培育和发展信息消费的经济生活依据。(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在我国钢铁行业进入微利时代的背景下,某国有大型钢铁企业投资数百亿发展,“非钢”产业,包括养猪、种莱等。对此,小林同学认为,企业应以追求利润为目,只要合法经营、能挣钱,养猪、种菜完全可以,其他的都不重要。但是也有同学持不同观点。
材料二  某省为支持中小微型企业,省委进行实地调研、征求意见、讨论,促成政府出台支持中小微型企业的政策措施;省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听取、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其中特别强调重视支持中小微型企业;省政协委员呼吁加大扶持中小微企业力度,联名建议减轻其税负。省委、省人大、省政协的努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微企业的困难。
(1)结合材料一,运用公司经营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有关知识评析小林同学的观点。(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省委、人大、政协委员的上述做法的依据?(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当前我国既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又要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打破垄断,放宽准入,促进竞争。这样做有利于
①打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激发公有制经济的活力
②保证各种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平等地位
③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巩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
④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