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高一⑴学生围绕“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进行探究学习。他们搜集到以下材料:材料一: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消

某校高一⑴学生围绕“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进行探究学习。他们搜集到以下材料:材料一: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消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校高一⑴学生围绕“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进行探究学习。他们搜集到以下材料:
材料一: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水平出现巨大变化,具体体现在下列表格中:
表1:1978—2007我国GDP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1978年
2007年
年均增长幅度(%)
GDP
3645
246600
9.7
表2:1978—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状况
年份
1989年
2001年
2003年
2007年
城市
1374元
6860元
8500元
13786元
农村
602元
2366元
2622元
4140元
注:2007年以前,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大于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
表3:1978—2007年城乡居民的消费情况

材料二:同学们走访了退休职工王爷爷家,表4是所作的记录(节选)

请你加入他们的探究活动,对以下问题进行继续探究。
⑴请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表1、表2、表3之间的内在联系。(6分)
⑵如何解决表2中所反映的问题?(6分)
⑶透过表4的记录,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角度分析王爷爷一家经济状况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
答案
⑴①生产决定分配,经济发展程度制约收入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实力不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③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⑵要解决表二的问题要做到: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2分)增加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2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2分)
(3)我国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分)这种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促进生产力发展,从而为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2分)
解析

举一反三
在我国现阶段,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其他多种分配方式。“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
①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②按需分配 ③按生产要素分配  ④平均分配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
A.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B.经营风险收入
C.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福利性分配收入D.在国有企业技术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国集团***第五次于2010年11月12日在韩国首都首尔举行。中国***胡锦涛在峰会上发表题为《再接再厉共促发展》的讲话。为实现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这一目标,胡锦涛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第一,完善框架机制,推动合作发展。坚持成员国主导原则,充分考虑各国不同国情和发展阶段,理解并尊重各国选择发展道路和发展政策的自主权;
第二,倡导开放贸易,推动协调发展。不断扩大共同利益,通过平等对话妥善处理摩擦和分歧,共同营造自由开放、公平公正的全球贸易环境;
第三,完善金融体系,推动稳定发展。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对金融风险能力,缓和并逐步解决造成外汇流动性风险的根本矛盾;
第四,缩小发展差距,推动平衡发展。建立更平等、更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促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互理解、相互协调。
运用国际社会和外交政策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建议的的认识。(7分)29.(23分)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2010年10月15日在京召开,讨论未来五年的政策蓝图。
材料一:GDP增速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对比

材料二: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努力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今后五年将更致力于全面均衡发展和收入分配改革,保持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控制收入差距扩大,在“十二五”规划中实现“国富”到“民富”的转变。翻开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报告,民生话题几乎贯穿始终。无论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方针,还是普通百姓关注的教育、住房、收入分配,随处可以找到涉及民生的论述。
材料三: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之前,中共中央广泛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对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将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制定方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 
(1)揭示材料一(图表)反映的信息。(3分)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国家怎样才能实现“保持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7分)
(3)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富民、重民生?(6分)
(4)结合材料三,分析“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过程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7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2000-2008年我国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其占GDP比重表(亿元、%)
年 份
GDP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
居民收入占GDP比重
2000
99214.6
47044.8
47.4
2001
109655.2
51797.8
47.2
2002
120332.7
58046.6
48.2
2003
135822.8
64525.9
47.5
2004
159878.3
73373.3
45.9
2005
183687.9
83246.6
45.3
2006
210871.0
94310.6
44.7
2007
246600.0
111978.4
45.5
2008
300670.0
128342.2
42.7
材料二:我国基尼系数早在2006年就已达到0.49。实际上,从2000年开始,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国际警戒线,并以每年0.1%速度递增。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5分)
(2)有人认为,国家要提高居民收入,只能依靠推动经济发展。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农民按照以上形式流转土地所获得的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所得B.合法的劳动收入所得
C.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D.按土地所有权分配所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