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随着联合国气候大会召开,“低碳经济”开始成为热

材料一: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随着联合国气候大会召开,“低碳经济”开始成为热

题型:辽宁省期末题难度:来源:
材料一: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随着联合国气候大会召开,“低碳经济”开始成为热门话题。中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10年,中国单位GDP能耗要比2005年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10%。为此,国家将通过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适时出台燃油税,研究开征环境税等一系列措施,淘汰一批炼铁、炼钢、水泥、焦炭等行业的落后产能,并遂步关停并转一批小火电机组。与此同时,国家还将加大力度贯彻落实《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与《循环经济促进法》。
(1)材料一体现了《经济生活》哪些道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解决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离不开国际交流与合作。联合国气候大会于2009年  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次大会,围绕着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气体排放,经历了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某些发达国家抱着政治投机的心态,不仅不想履行自己在《京都议定书》中制订的承诺,还倒打一耙试图把责任推给发展中国家。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世界各国为什么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文章较早也大多出现在科学类杂志上。上世纪7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直到1988年,气候变化问题才逐渐引起了大众关注,有了上升为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可能。自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经济发展、环境与资源、能源、科技研发等领域内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3)结合材料三,说明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过程所体现的认识论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材料一体现了国家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节能减排目标,国家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适量出台燃油税,体现了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关停并转小火电机,体现了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贯彻落实《可再生能源法》等法律,体现了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
②材料一还体现了国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国家围绕低碳经济发展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有利于加强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①国际关系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各国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而共同的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②近年来,世界各国出现了几百年来历史上最热的天气,厄尔尼诺现象也频繁发生,给各国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是所有国家的共同利益所在。
(3)①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是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随着人们对气候问题的研究和关注,各国已将其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③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说明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举一反三
2008年我国股票市场A股市场蒸发了22万亿元。经国务院同意,证监会启动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工作,被市场理解为拯救股市的举措。作为救市的举措,其意义在于[     ]
①搞活资金融通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③筹措建设资金④降低股票的风险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题型:安徽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继2009年,2010年我国仍旧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举措中属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是[     ]
①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②政府运用财政补贴支持“家电下乡”
③国家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退税率
④铁道部决定2010年春运票价不上浮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
A.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B.扩大出口,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C.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
D.扩大进口,维护国际收支平衡
题型:江苏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在利润的驱使下,进行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导致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剧增,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一些学者建议政府依据企业生产过程中燃烧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所排放的碳量,对其征收碳税,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运用《经济学常识》中的相关知识,分析市场在调节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说明学者建议政府征收碳税的经济学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北京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优惠利率政策促进农业发展。该政策效应的传导路径是[     ]
①贷款利率下降  ②农业投资增加  ③农业产出水平提高  ④农业贷款增加
A.①→④→②→③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
题型:重庆市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为抑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措施,如增加价格明显低于商品房的经济适用房、供低收入者租用的廉租房等。政府出台这些措施是因为

[     ]

①增加经济适用房可以减少商品房购买需求  ②增加廉租房就能抑制商品房有效需求  ③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互为替代品   ④增加保障性住房能缓解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炒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题型:浙江省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