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富余劳动力和企业逐渐在空间上聚集而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成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过程。 2004 年,某县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富余劳动力和企业逐渐在空间上聚集而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成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过程。 2004 年,某县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富余劳动力和企业逐渐在空间上聚集而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成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过程。
2004 年,某县在 R 镇征地近 2000 亩(1 公项="15" 亩)建立了一个工业园,在一家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后,150 多家配套企业相继入园, 2012 年该区实现产值 120 亿元。在园区周围,学校、医院、银行等纷纷出现。 2012 年,该镇人口由 2 . 3 万增加到 3 . 5 万,新增人口中有 7000 多人脱离土地的农民,他们在接受培训后成为园区的产业工人。务工农民留下的土地由一些经管大户集中起来、统一经管,建立了一批优质稻米、蔬菜和水果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镇 90 %的劳动力实现当地就业,人均收入明显增加。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城镇化对 R 镇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 l4分)
答案
①企业的聚集发挥了规模经济优势,带动了产业发展,促进了产值增加;②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为园区和该镇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③土地的统一集约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④居民收入的增加刺激了消费,带动力服务业的发展(或有利于扩大内需)。(其他诸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等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以“城镇化”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以及根据题意对知识进行整理、***、运用的综合判断及逻辑思维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以从中得出答题的方向。解答本题的核心在于结合材料解读信息,重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可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劳动生产率、现代农业、生产与消费等方面展开说明。
举一反三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试验区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为核心,辅之以机场保税区和洋山港临港新城,成为中同经济新的试验田,实行金融制度、贸易服务、外商投资和税收政策等多项改革措施,进一步在市场化和国际化方面探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表明
①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
②我国以开放促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培育竞争新优势
④我国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努力扩大外贸顺差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小题2:自由贸易实验区将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即“法无禁止即可为”,不同于与以往限定企业“只能做什么”的“正面清单”管理模式。该模式旨在
①创新政府管理模式 ②弱化政府的经济职能
③促进政府公正司法 ④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3分)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判断,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国民经济皇现出稳中向好的趋势。
材料一 面对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国家坚持不扩大赤字,不超增发货币。不用短期政策性投资刺激经济增长,而是采取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措施,通过“促改革、调结构”。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推进利率市场化等改革措施,大大激发了企业的投资活力;出台化解产能过剩、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等措施,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1)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概括当前我国经济工作所坚持的政策取向。(6分)   
材料二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加快,信息领域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大量涌现,不断激发新的消费需求,成为日益活跃的消费热点。2013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

结合图示信息,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加快促进信息消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7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10月1-7日,全国收费小型客车免费通行,这一政策带来的经济影响是
①势必造成公路大面积交通拥堵②导致国家财政总收人大量流失
③刺激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④拉动内需,满足群众出行需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4月15日,商务部网站再次挂出一条公告,马来西亚贸工部决定对来自中国的钢绞线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是今年以来中国钢铁企业遭遇了第6次来自其他贸易国的贸易调查。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有
①钢材整体需求减少、供应过剩②他国政府为保障本国钢铁企业的利益
③“走出去”战略不能实现   ④我国钢铁产业结构不佳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8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主要任务是要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有利于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8月26 日,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决定在试验区调整部分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和事项。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合理性。(6分)
(2)结合材料,说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所蕴含的政治生活道理。(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