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3年前三季度广东省GDP、财政收入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比较GDP增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

(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3年前三季度广东省GDP、财政收入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比较GDP增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前三季度广东省GDP、财政收入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比较
GDP增速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
8.5%
6.8%
7.8%
25080.61
9689.15
注:前三季度我省CPI上涨2.3%,财政总收入达到12221.39亿元,同比增长13.6%。前三季度全国GDP平均增速是7.7%
(1)材料一反映了我省什么经济现象?(5分)
材料二  2013年10月27日,第11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二期落下帷幕。从成交情况看,在全球经济未见明显起色情况下,欧美等传统市场消费水平普遍下降,但日用耐用生活品需求尚可。中高端及奢侈品产品需求持续低迷,新兴市场出口增长较快;订单也多以短期订单和小单为主,促销品订单明显增多。
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出口企业根据自身特点积极转型升级,不少企业依靠技术创新、产品设计以及品牌效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广交会组织的多场产品设计和市场定位等活动都吸引了众多企业参加,越来越多的企业凭借新颖的设计和创意稳定了出口并逐步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广东如何积极应对外贸转型升级?(14分)
材料三 中共关于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历次重大提法
时间与会议
重大提法
1987年十三大
我们的分配政策,既要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
1992年十四大
在分配制度上,兼顾效率与公平。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
个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2002年十六大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2007年十七大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有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2012年十八大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3)请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不同历史时期正确把握“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重要意义。(9分)
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2013年前三季度我省GDP、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都处于持续增长势头,其中GDP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虽然跑赢了CPI,但低于GDP增速和财政收入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5分)
(2)①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对外开放。(2分)
②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联动、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3分)
③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6分)
④在坚持“引进来”的同时,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3分)
(3)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即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因此,中共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有所不同。(3分)
②把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有助于我们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做到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6分)
(说明:如果考生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根本标准角度答题,言之有理皆可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该题是图表题,对图表信息根据表头、项目、数据和小注内容加以概括总结。主要分析GDP、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变化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指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收入分配不合理党的现象。(2)该题是措施类题目,以外贸型企业如何应对当前的外贸形势为主线,考查学生对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所回答的措施要结合材料内容加以分析,从我国企业面临的外贸形势及某些企业的正确做法上考虑采取的措施。(3)该题原理指向性明确,围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从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策略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然后阐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意义,结合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加以论述。
举一反三
2010年12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下列举措属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是(   )  
①增加经济建设支出 ②提高存贷款利率  ③增加涉农补贴  ④增加税收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能够抑制物价上涨、稳定物价总水平的措施有(  )
①提高银行存款利率      ②降低银行贷款利率 
③提高企业的税率        ④减少人民币的发行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漫画《补》说明我们现在的小康(  )
A.是低水平的小康B.是不全面的小康
C.是不平衡的小康D.实现了现代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当前,世界三大经济体增速放缓,世界经济复苏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泛滥,中国经济仍然面临严峻挑战。针对这种情况,我国企业应该(  )
①加强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②努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自身的生产体系和营销体系 
③全面提高关税,实施贸易报复策略 
④具有规则意识,学会利用世贸组织规则解决贸易争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注  2003-2011年,我国GDP年均实际增长10.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3.9%。2008年我国GDP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2002年的4.4%提高到2011年的1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
材料二 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空前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欣欣向荣的社会局面,也必然伴随着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扩大了社会成员间的心理反差。不断增加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影响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受。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导致低收入群体不满情绪增长。一些领域突出的腐败现象,损害干群之间的信任……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势必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诱因,甚至动摇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基础,令已有的发展成果付之东流。
(1)分析材料一的经济信息。(4分)
(2)发展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行的总动力。影响稳定的苗头和隐患,必须依靠科学发展去解决。运用《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的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实现稳中求进的发展?(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