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公共权力被滥用,当政府官员不尽职,造成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受到损害、人民群众的权益受到威胁时,公民,请举起手中的利剑,依法同腐败分子作斗争。作为一个公民,在举起手

当公共权力被滥用,当政府官员不尽职,造成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受到损害、人民群众的权益受到威胁时,公民,请举起手中的利剑,依法同腐败分子作斗争。作为一个公民,在举起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当公共权力被滥用,当政府官员不尽职,造成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受到损害、人民群众的权益受到威胁时,公民,请举起手中的利剑,依法同腐败分子作斗争。作为一个公民,在举起手中的利剑时                       (  )
①遵守宪法和法律
②要有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的勇气
③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应该实事求是
④要有序参与政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公民行使监督权,题干说依法同腐败分子作斗争,属于民主监督的内容,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公民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要依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要遵守法律,依照规则和程序办事,不采用张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非法方式;在依法行使申诉、控告、检举权利时,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故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D。
点评:公民如何行使监督权: (1)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2)要依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要遵守法律,依照规则和程序办事,不采用张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非法方式。在依法行使申诉、控告、检举权利时,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如实反映情况,不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不以举报为名制造事端,干扰检察机关的正常工作,不围堵、攻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否则要受到法律制裁。
举一反三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网络反腐”力量日渐成长壮大,成为民间反腐的一种重要形式。一批贪官经网上曝光后落马,并得到法律严惩。而微博的兴起,则促使更多网友参与网络反腐,不断出现的“防腐微博”逐渐成为贪官现形的重要平台。中央纪委监察部门高度重视互联网在反腐败中的重要作用,把它作为反映社情民意的窗口,重视发挥包括网民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材料二 “网络反腐”在反腐败斗争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但同时网络平台出现的弊端也不容忽视。一个个沸沸扬扬的网络“热点”不断引发争议——到底是“网络监督”还是“网络暴力”,到底是“网络民意”还是“网络炒作”,网络自由的底线到底在哪里?
(1)请结合材料一分析“中央纪委监察部门高度重视互联网在反腐败中的重要作用”的原因。(9分)
(2)结合材料二,请就公民应如何利用网络行使监督权提几点合理化建议。(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长春市某居委会为配合区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需要张贴宣传标语,你认为下列最合适的一条标语:
A.加强人大建设,接受政府监督
B.发展基层民主,推进居民自治
C.增强主人翁意识,选人民满意代表
D.保证人民民主,扩大公民政治权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有近5亿网民,网民参与的普遍性和广泛性,使得网络监督无处不在,形成一张群众监督的“天网”。网民通过这个平台发表意见,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推动网络舆论的形成。这表明网络监督
①成为有力推动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民主进步的平台
②成为有效监督和制约权力,切实消除腐败现象的关键
③为公民直接参与民主监督提供更为有效的渠道和方式
④成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防止权利受约束的途径
A.①② B.③④C.②④D.①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的一句“打铁还需自身硬”,表明了党中央反腐的坚定决心。党的十八大后的一个月里,十多位官员受到查处,其中不少是被网络举报的。网络反腐彰显了强大威力,网络反腐热潮正改变着中国的反腐格局。网络反腐
①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③已成为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的主要形式  
③是通过社会与公民的监督促进廉政建设  
④拓宽了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渠道
A.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2分)材料一:每年两会前后,互联网上为两会建言献策就会格外火爆。2013年自然也不例外——全国两会召开前,300位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微博、征民意,一些地方两会的代表委员也将网络当作征询公众意见的重要窗口。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我国政府不断拓宽民主渠道,保障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广大网民直接参与政府决策的积极性不断高涨。
材料二:2013年1月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三次座谈会,听取各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其中,仍旧有来自基层的普通群众,从2006 年至2013年走进中南海的基层代表人数,就已经达到了87人。
(1)运用第一单元知识,依据材料说明我国政府不断拓宽民主渠道保障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理由(10分)
(2)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直接参与民主决策?(4分)
(3)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就如何做好一个具有“参与意愿的公众”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