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2014年4月23日,是第19届世界读书日。某市开展了购书、发书、送书、买书、读书、讲书、借书、谈书活动,再次掀起这个城市的阅读潮。读书活动渗透到机关、

(9分)2014年4月23日,是第19届世界读书日。某市开展了购书、发书、送书、买书、读书、讲书、借书、谈书活动,再次掀起这个城市的阅读潮。读书活动渗透到机关、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9分)2014年4月23日,是第19届世界读书日。某市开展了购书、发书、送书、买书、读书、讲书、借书、谈书活动,再次掀起这个城市的阅读潮。读书活动渗透到机关、企业、社区、学校、家庭、外来建设者不同领域、不同层面,读书渐渐成为市民的习惯。在机关,掀起了“创学习型机关、作知识型干部”的热潮;在企业,“提升个人品味、提高素质技能”成为共同追求;在家庭,“读书、生活、工作”已成为大多数家庭的普遍生活追求;在学校,结合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开展“学习名人精神”等各类读书活动;在社区,“好读书、知礼仪、做文明人”成为社区居民的行为准则。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谈谈读书活动渗透到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意义。(9分)
答案
(1)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1分)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1分)
(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2分)读书活动渗透到不同领域、不同层面,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升人们的知识素养,使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文化对人的种种影响。(2分)
(3)优秀文化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原理指向性明确,范围固定,学生对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需要熟练掌握和理解,并能结合材料内容逐一阐释。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表现、特点、文化塑造人生等几个方面具体回答即可。该题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要灵活运用,对材料内容要概括总结,对学生的能力有一定体现。
举一反三
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这种现象说明(      )
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
C.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D.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辈做给一辈看,一辈讲给一辈听。家风正,国风兴,家风好,家国旺。这表明好家风
①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②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文化传承,重在发展      ④包容多样,兼收并蓄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往往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例如: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往往会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等,在中国人的眼里这是一种礼貌,西方人则认为这些问题侵犯了他们的隐私。这说明(  )。
A.不同文化背景只能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B.文化的差异带来思维方式的差异
C.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D.文化影响人们实践中的价值选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爱迪生说:“我这一生行将结束。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妙,并以此为人类造福。我在世的这短暂的一生中,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了。”这段话表明(  )
A.社会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B.人的发展是全面发展
C.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D.人的发展就是要会发明创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中国,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年人让座是一种值得赞赏的礼貌行为;而在日本,尽量别在地铁里给老年人让座,因为老年人会认为你是觉得他老了不中用了。这表明(  )
①文化多样性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②各种社会交往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 
③文化素养需要在一定的活动中培养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