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民间生活最大的事。据此回答小题。小题1:对于常年在外打拼的年轻人来说,春节不只意味着一票难求的拥挤春运,还有无所不包的回家“拷问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民间生活最大的事。据此回答小题。小题1:对于常年在外打拼的年轻人来说,春节不只意味着一票难求的拥挤春运,还有无所不包的回家“拷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民间生活最大的事。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1:对于常年在外打拼的年轻人来说,春节不只意味着一票难求的拥挤春运,还有无所不包的回家“拷问”。对于长辈来说,关心下一代的方式就是问候生活和工作,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则觉得婚恋、薪酬等属于个人隐私,不愿意被过多追问。这说明了(  )
①传统文化的继承出现了断层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
④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小题2:时代在变迁,但春节仍然是亿万中国人不变的情结,虽然电话、网络拉近了时空距离,但是为了能与家人吃一顿年夜饭,大部分中国人在春节前穿越了大半个中国。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④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解析

试题分析:小题1:①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传统文化的继承出现了断层。②符合题意,材料中“对于长辈来说,关心下一代的方式就是问候生活和工作,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则觉得婚恋、薪酬等属于个人隐私,不愿意被过多追问”可体现。③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④符合题意,材料中“对于常年在外打拼的年轻人来说,春节不只意味着一票难求的拥挤春运,还有无所不包的回家‘拷问’”可体现。因此保留②④,选择C。
小题2:①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中华文化的多样性。②符合题意,材料中“春节仍然是亿万中国人不变的情结”可体现。③符合题意,材料中“为了能与家人吃一顿年夜饭,大部分中国人在春节前穿越了大半个中国”可体现。④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因此保留②④,选择C。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影响: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②对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今天仍能激起人们强烈的民族认同感。④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做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举一反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需要实现文化梦。
材料一 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共同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在以文化为代表的软实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的今天,文化梦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现实需要。“文化梦”是历史的传承,植根于深厚的文化传统。文化作为精神根基,培育了中华民族血脉同根、生生不息的民族自信心。
(1)材料一体现了哪些文化生活道理?(12分)
材料二 遍布世界的孔子学院、舌尖上的中国走红世界、中国作家莫言结缘诺贝尔文学奖等等的背后,是我们在逐步实现文化梦的过程。不当井底之蛙而盲目陶醉于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在继承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发掘文化的内在魅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助推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使我们的精神家园更加富有的同时,让世界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与辉煌、凝厚与悠远,“文化梦”让“中国梦”更丰富多彩!
(2)结合材料二,谈谈怎样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年来,丽江遭受着“过度商业化”的质疑。
一种声音:目前丽江古城街道两旁纳西族人所居住的院落,改成了店铺、客栈和酒吧已经很难见到纳西族原著居民的踪影。原有的古朴的东巴文化、纳西古乐、民族歌舞、摩梭风情被蒙上了厚厚的商业气息。
另一种声音:丽江还是以纳西族为主体的多元文化结合的古城,现在的建筑、民族服饰、餐饮体现的都是纳西族的历史文化。丽江要古朴,也要发展。
身在熙来攘往的商业街,心里向往的却是曾经古朴的丽江。古朴一定意味着贫穷和守旧吗?这是当前社会发展中面临的较为普遍的问题。
请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围绕我国历史文化古城的发展向管理者提出建议。(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6分)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与国际节庆协会联合主办,于2012年9月5日至7日在吉林延吉市共同举办第三届中国民族节庆峰会。某校高三(1)班同学开展了“走进传统节庆,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节庆,让文化更璀璨
节庆活动是在固定或不固定的日期内,以特定主题活动方式,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一种社会活动。从节庆内容可分为祭祀节庆、纪念节庆、庆贺节庆、社交游乐节庆等;从节庆时代性可分为传统节庆(如春节、元宵节)和现代节庆(如旅游节、文化节)。
民族节庆是世界文化的一大特色,中国的节庆活动丰富多彩,为扶持民族节庆知名品牌,提升我国节庆的组织水平和影响力,推动多元文化的交流,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我国每年举办“民族节庆奖”评选活动,以展示节庆的民族性、国际性、创新性和地方特色。
(1)结合材料,解读我国扶持民族节庆品牌的文化价值。(12分)
民俗,让经济更繁荣
本届峰会以“打造民族节庆品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为主题。民俗风情是指一个民族或地区的人们在文艺、语言、信仰、服饰、饮食、居住、娱乐、节庆、礼节、婚恋、交通以及生产等方面所特有并广泛流行的喜好、风尚、传统和禁忌。由于民俗风情自身的特点以及在文化和经济方面的价值,民俗风情旅游已成为现代文化旅游的一部分,吸引着众多旅游者,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2)请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为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提出方法论的建议。(10分)
我心目中的精彩节庆
“2012中国优秀民族节庆”评选设立了“最具民族特色节庆”奖、“最具国际影响力节庆”奖、“最具创新价值节庆”奖、“最具魅力节庆城市(地区)”奖等四个奖项,推选活动的网上公示投票活动在中华节庆网进行。每天均有大量来自国内外的网民通过网上公示投票推选出自己心目中的优秀中华民族节庆。
(3)请就材料中的四个奖项之一,提出一个你心目中的候选奖项及具体的节庆,为它设计一句宣传语,并从哲学角度说明一个相应的理由。(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年9月2日,由山东省政府主办、济南市政府承办的第四届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成功闭幕。此次文博会与往届相比有以下特点:
第一、第四届文博会以“创意、融合、发展”为主题,倾力打造“创意山东,文化齐鲁”的品牌。
第二、此次展会顺应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内容涵盖了影视音像、传媒出版、娱乐演艺、动漫游戏等12个行业门类,文化产业核心层参展率达100%。本届文博会现场签约107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投资额1211.39亿元,融资额714.74亿元。
第三、文博会筹办及开幕期间,全省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直接参与群众达900多万人次。开幕4天来,展馆内外文化活动不断,充分展示了“文化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办会理念。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此次文博会的特点所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年2月28日,文化部正式发布《“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提出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增长高于20%,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实现倍增。推进文化的改革发展,需要(    )
① 鼓励优质文化企业上市融资,以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 不断创新文化业态,丰富文化表现形式,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 
③ 始终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④ 提升文化生产的品质和效益,增强文化的国际竞争力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