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许多地方纷纷掀起传统文化发觉、开发的新热潮。一时间,补天女娲,“遍地开花”;诸葛孔明“四海为家”;甚至出现三地“热争”西门庆的场面。但凡与本地扯上一丝半缕

近来,许多地方纷纷掀起传统文化发觉、开发的新热潮。一时间,补天女娲,“遍地开花”;诸葛孔明“四海为家”;甚至出现三地“热争”西门庆的场面。但凡与本地扯上一丝半缕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近来,许多地方纷纷掀起传统文化发觉、开发的新热潮。一时间,补天女娲,“遍地开花”;诸葛孔明“四海为家”;甚至出现三地“热争”西门庆的场面。但凡与本地扯上一丝半缕的古人、仿古建筑都粉墨登场,平庸的创意和空洞的内容,将文化价值淹没在喧嚣奢华的商业气息之中,文化挖掘缺乏品位。
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有哪些?请你就各种主要形式,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各举1~2个例证。(共12分)
答案
(1)传统习俗,元宵节看花灯吃汤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等
(2)传统建筑,北京的菊儿胡同。黄土高原的窑洞等
(3)传统文艺,中国的书法、绘画、戏曲等
(4)传统思想,“大同世界”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
解析

举一反三
2011年10月13日至20日,2011海峡两岸神农文化祭活动隆重举行。两岸共办神农文化祭活动说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京剧是通过不断吸收地方戏曲的精粹和其他艺术形式的特长丰富发展起来的。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维护艺术的长盛不衰,关键在于能否          (        )
A.全面吸收各种艺术的特长
B.不断推陈出新,博彩其他艺术精华
C.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D.保持传统艺术不受其他艺术的冲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到了五代,人们开始把联语题于套模板上;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相当普遍;一直到明代,人们才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了沿用至今的春联。这主要说明                       (       )
A.中化文化一成不变
B.中华文化具有多样性
C.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五千年中华文化,历经风雨而一直延续至今。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是                                                    (     )
A.明清B.秦朝C.隋唐D.汉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9月27日,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暨“孔子教育奖”“孔子文化奖”颁奖典礼在曲阜杏坛剧场隆重举行。2516年前诞生的孔子曾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里的“和而不同”体现的文化生活观点是                      (      )
A.各国的文化一律平等
B.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C.要和平不要战争
D.各国的文化可以交流,但不能相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