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讲话中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讲话中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讲话中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材料二 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突出表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民族精神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
阅读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何联系?(8分)
(2)简要谈谈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作用?(6分)
(3)在当今时代,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8分)
答案

(1)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4分) ②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2分)③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2分)
(2)①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②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③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每点各2分)
(3)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2分)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2分)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2分)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问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考生首先说明两种精神的核心是什么,说明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的,二者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然后从两反面进行说明即可。
(2)此问涉及到中华文化的作用,考生可以结合教材的知识进行回答。简单的表述就是“三精一魂”。
(3)本问属于怎样做的解答题。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从五个方面进行。首先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第二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第三是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第四是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最后就是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举一反三
(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0年,上海人陆士瑕在幻想小说《新中国》里记载了一个神奇的梦,梦中主人公随时光穿梭,看到“万国博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为方便市民参观,上海滩建成了浦东大铁桥和越江隧道,还造了地铁,工厂中的机器有鬼斧神工之妙,租界的治外法权已经收回,汉语成了世界通用的流行语言……最后梦中人一跤跌醒,却言道:休说是梦,到那时,真有这景象也未可知。”
1920年,孙中山先生完成《建国方略》一书,书中提出了修建三峡水利、建设高原铁路系统等宏伟设想。构想了工厂遍地、机器轰鸣、高楼大厦矗立城乡、火车轮船繁忙往返的现代化景象,描绘了“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以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的愿景。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逐步实现这个目标。
材料二  2013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系统阐释了对“中国梦”的认识,习主席提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亿万中国人共同的中国梦。“中国梦”浓缩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穿越了中国近现代史,承载着亿万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梦想和寄托,是凝心聚力的复兴之梦、是富国强民的人民的梦。中国梦必将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伟大的精神壮歌。
(1)用意识能动性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14分)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一谈对“中国梦必将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伟大的精神壮歌”的理解。(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自 20 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中国威胁论”不绝于耳。2013 年7月9日,日本内阁通过了一年一度的《防卫白皮书》,这份白皮书颠倒黑白,矛头直指中国,妄称中国的海上行动对日本的安全和地区稳定“构成威胁”。下列观点能充分说明“中国威胁论”的错误是
① 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的优秀品质 ② 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之一
③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内在动力  ④ 中华文化是激励人们努力奋斗的力量之源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代诗人王勃的这句名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  )。
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游子吟》深深地牵动着无数海内外游子爱国爱家的情感,形成了中国的游子文化。游子文化体现了                      (  )。
A.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B.中华民族有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
C.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D.中华民族具有团结统一的精神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缅怀漫漫岁月,凝聚缕缕遐想;几多荣辱沉浮,几度盛衰兴亡。烽火硝烟,江山激昂,多少民族苦难,都压不跨中国的脊梁。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③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