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进行过多次调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从1993年至1996年间,政府实行了适度从紧的

近三十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进行过多次调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从1993年至1996年间,政府实行了适度从紧的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近三十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进行过多次调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从1993年至1996年间,政府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了防范中国经济出现衰退,政府把“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2003年以来,政府开始适当紧缩银根,货币政策在“稳健”和“适度从紧”之间寻找平衡;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面对中国经济存在的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物价上涨过快、外贸顺差过大等问题,将货币政策由“稳健”改为“从紧”;由于目前通胀开始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滑、工业企业增加值下跌、消费力不足、出口动力减弱,2008年11月初,中央提出了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我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调整和运用货币政策的哲学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整都是从当时国民经济运行的具体实际出发的。同时,货币政策的调整和运用也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②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国民经济的运行有其固有的规律,人们不能随意调整货币政策,要在尊重和利用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因此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整和运用是由客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决定的。④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不同历史阶段面临的经济形势也就不同,那么所采取的政策也应该因此发生改变。
举一反三
如果把“经”理解成经典理论、权威观点,“道”理解为物之固理,那么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可以

[     ]

①离经叛道②离经不叛道③叛道不离经④既不离经也不叛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天文学家研究表明,大概每隔11年太阳活动就会进入一次高峰期,此时太阳会向外抛出很多物质,上一次太阳活动的高峰期是在2000年—2001年。下一次太阳活动的高峰期将可能出现在2012年—2013年。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

①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④认识具有无限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2月,我国部分地区实施人工降雪。人工降雪是利用云层中的水汽、温度,辅之以人工喷洒干冰,使雪花从云层中飘落。这表明

[     ]

A.人们可以创造规律利用自然
B.泼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C.人们可以根据意愿改变规律、趋利避害
D.人们可以根据自然规律,改变或创造条件为人类造福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我国唐代的著名和尚慧能也有相同的观点。《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日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属于

[     ]

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
D.神创论观点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是

[     ]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所有的物质都是运动的
C.所有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D.所有的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所有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