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当前,我国道德领域的诚信缺失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几位网友就诚信问题展开议论:     网友甲:媒体上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当前,我国道德领域的诚信缺失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几位网友就诚信问题展开议论:     网友甲:媒体上报

题型:山东省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当前,我国道德领域的诚信缺失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几位网友就诚信问题展开议论:     
网友甲:媒体上报导的有毒食品、学术造假、小悦悦事件等表明,实行市场经济后,整体道德水平滑坡了,全社会都缺乏诚信,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和社会文明进步。令人痛心不已!    
网友乙:诚信缺失的确是当前思想道德领域一些退步甚至混乱现象的集中反映。判断当前道德领域的诚信现状,应该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标准。     
网友丙:讲诚信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西方发达国家,也有成熟的诚信体系建设经验可以借鉴,我们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诚信文化。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评析网友甲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网友乙的说法,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说明我们在看待当前的诚信缺失问题时,应该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观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网友丙的观点,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国应该如何加强诚信文化建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承认市场经济发展的确带来一些道德领域的负面冲击,但更要看到道德层面的主流是好的。甲的认识过于片面。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前进中的问题。只有坚持在发展中逐步解决诚信缺失问题,才能推动道德进步。夸大问题会导致悲观失望、裹足不前。甲的认识过于悲观。
(2)①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诚信属于社会意识的价值观层面,归根到底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认识当前的诚信问题,首先要看它能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推动生产力的发展。②要坚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判断当前的诚信问题,要看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3)①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诚信文化的建设,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诚实守信的文明风尚。②要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诚信建设的优良传统,大胆借鉴国外成熟的诚信体系建设经验,批判吸收,为我所用。③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从法规上保证守信者得益,失信者受罚。
举一反三
材料一:按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人均GDP低于975美元为低收入国家,在976至385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在3856至1190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高于11906美元为高收入国家。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行列。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3000—10000美元的阶段,既是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机遇期,又是矛盾增多、爬坡过坎的敏感期。这一阶段,发展容易掉进“中等收入陷阱”。
材料二:拉美地区和东南亚一些国家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代表。如菲律宾198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671美元,2006年仍停留在1123美元。阿根廷则在1964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就超过1000美元,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上升到了8000多美元,但2002年又下降到2000多美元,而后又回升到2008年的8236美元。国际上公认的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比较大规模的经济体,仅有日本和韩国。日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972年接近3000美元,到1984年突破10000美元。韩国1987年超过3000美元,1995年达到了
11469美元。
材料三:比较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在很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第一,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经济增长往往出现较大的起伏,即便在短期内取得高增长,也难以持续。
第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基尼系数普遍在0.5左右,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较大。而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应保持在0.2~0.4之间,低于0.2社会动力不足;高于0.4,则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第三,在利用外资方面,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对外部经济的依赖程度较高。外商直接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高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
第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其研究与开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劳动力中具有大学以上教育程度的比重普遍较高。
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解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内涵,并运用哲学发展的观点说明应如何看待“中等收入陷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从经济和文化角度提出我国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应采取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应如何发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其中骤然翻起的浪花。”我们可以从这首小诗中领悟到的哲理是 [     ]
①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主次矛盾②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③矛盾双方对立统一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江苏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6月12日,京沪高铁开通运营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回答1-2题。
1.从辩证法角度看,高速铁路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是因为[     ]
①它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
②新出现的事物,前途是光明的
③符合我国实际,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它是对旧的铁路模式的彻底改变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我国的高速铁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再到强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 [     ]
A.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B.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C.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D.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题型:广东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人生路上有沉潜》
南极大地的水陆交接处,全是滑溜溜的冰层或者尖锐的冰棱。企鹅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也没有可以飞翔的翅膀,如何从水中上岸?纪录片《深蓝》展示,企鹅在将要上岸之时,要从海面潜入海中,沉潜到适当的深度,借用水的浮力,迅猛向上,飞出一道弧线,落于陆地之上。企鹅的沉潜是为了蓄势,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沉潜绝非沉沦,而是勇敢、智慧、自强。如果我们在困难面前能沉下气来,不被“冰棱”吓倒,不被浮华迷惑,专心致志,自强不息,积聚力量,并抓住恰当的机会反弹向上,毫无疑问,我们就能成功登陆!反之,总是随波浮沉,或者怨天尤人,注定就会被命运的风浪所玩弄,直至精疲力竭。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
(1)从“发展观”角度看,我们可以从“沉潜”中学到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人生价值”角度看,必要的时候,我们应如何在“沉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要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据此回答1~2题。
1.从哲学上讲,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因为


[     ]
①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
②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③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创新能够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要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②要注重矛盾的主要方面
③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④应坚持两分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③④


题型:广东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