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图一:商品供过于求        价格下跌       获得减少      缩小生产扩大生产        获得增加         价格上涨     

材料一:图一:商品供过于求        价格下跌       获得减少      缩小生产扩大生产        获得增加         价格上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
图一:商品供过于求        价格下跌       获得减少      缩小生产
扩大生产        获得增加         价格上涨     商品供不应求 

价值


 
  
图二:                                                
(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分)请简述材料一所含经济规律的名称和基本内容(3分)
材料二、2010年上半年,我国粮食、肉禽及其制品、蛋类的价格出现持续上涨,其中7月份猪肉价格继6月份短暂回落后再次反弹,指标创今年来新高。食品价格问题引起社会各方面普遍关注,已成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对于当前某些产品出现供求偏紧、价格上涨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些问题正在得到缓解……。
(2)我国食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决定因素和直接因素分别是什么?食品价格上涨对我国农业生产和城乡低收入群众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10分)
答案
(1)(1分)图一反映了供求、价格、生产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1分)图二反映了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1分)价值规律。(2分)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这种商品的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①决定因素:价值决定价格,食品自身的价值增大(生产食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多);直接影响因素:供求影响价格,直接影响食品价格上涨的因素是食品供不应求。(4分)
②(3分)食品价格上涨,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3分)食品是生活必需品,食品价格上涨,会增加城乡低收入群众的食品消费支出,加重他们的生活负担,不利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解析

举一反三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
A.矛盾具有普遍性B.矛盾具有特殊性
C.矛盾的同一性D.矛盾的斗争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9月22日,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友好团体欢迎宴会上强调: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互信则进,猜忌则退。这体现了
A.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B.矛盾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
C.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D.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成语体现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是
A.标本兼治B.釜底抽薪C.居安思危D.金无足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9年是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三十周年。这三十年间,中美双方关系经历了从敌到友、到竞争对手,再到今天比较稳定与成熟的过程。这主要表明      
A.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B.同一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C.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特点D.同一矛盾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温总理在2010年4月强调,我们的改革是全方位的,不仅要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也要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我们的现代化最终不会取得成功。从哲学角度看,两个体制改革主要是调整             (   )
①改革和发展之间的矛盾                         
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④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