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澳门回归10周年,短短10年工夫,“一国两制”下的澳门经济取得了多项成就:经济连续7年双位数增长;人均本地生产总值迭3.9万美元;政府财政累计盈余迭

2009年是澳门回归10周年,短短10年工夫,“一国两制”下的澳门经济取得了多项成就:经济连续7年双位数增长;人均本地生产总值迭3.9万美元;政府财政累计盈余迭

题型:黑龙江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2009年是澳门回归10周年,短短10年工夫,“一国两制”下的澳门经济取得了多项成就:经济连续7年双位数增长;人均本地生产总值迭3.9万美元;政府财政累计盈余迭1千亿美元。回答1~2题。
1.中央政府分管港澳事务的国务委员刘延东说:“‘一国两制’是澳门繁荣发展最好的制度安排。”从哲学上看,“一国两制”之所以是最好的制度安排,是因为[     ]
A.把握了事物的关键和重点
B.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处理好量变副质变的转化
D.把握了事物的性质和方向2.在澳门回归10周年之际,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珠澳港大桥破土动工。大桥通车以后,将在珠海、澳门、香港三个城市间,形成一小时经济、交通、生活圈。这说明[     ]
A.人们可以建立新的联系
B.部分对整体具有促进作用
C.发挥能动性可以发现规律
D.联系具有普遍性、必然性
答案
1.B     2.A
举一反三
针对中小学办学中存在的偏离国家课程计划、片面追求升学指标、学生在校集中学习时间过长等问题,
2009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颁布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五严”规定。这表明[     ]
A.制度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理论创新决定实践创新
C.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题型:江苏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审时度势,从容应对,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及时、灵活的调整。例如,我国对财税政策进行了适时调整,逐步形成了“结构性减税”(结构性减税是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的减税,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对待具体问题要作具体分析
③重视量的变化,优化结构
④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题型:0111 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总理的讲话坚持了

[     ]

①辩证否定观
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矛盾分析法
④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中国人民银行19日晚间宣布,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材料二:这是我国央行时隔三年首度加息。央行最近一次加息是在2007年12月,2007年为应对通胀压力,央行曾先后6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至2008年12月,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央行又开启了降息空间,     2008年5下调贷款利率,4次下调存款利率。
(1)从经济生活角度看,材料一的图表说明国家利用了什么政策调控经济的?并分析国家这样做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看,材料二表明政府行使了什么职能?政府为什么要行使这一职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材料一、二,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央行启动加息政策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郑和七下西洋,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材料二: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外界有人对中国的发展展现出复杂心态:一方面对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表示认可;另一方面又对中国的巨大规模和发展模式感到恐惧,甚至提出了“中国威胁论”
材料三:福建是海洋大省,大陆海岸线长达3051公里,约占全国的1/6,居全国第二。“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坚持陆海统筹,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福建省海洋经济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从2000年得31:16.7:52.3转变为2010年得9.53:41.15:49.32,但与2010年我国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5:47:48相比,第一产业的比重仍然偏大。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之一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二中的”复杂心态”进行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分析材料三、四反映的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谈谈应该如何促进福建省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分析材料三、四所反映的经济信息的过程中,你运用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知识?并说明你是如何运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福建省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