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26日,循环经济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该草案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主线,既保证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又保证经济发展对

2007年8月26日,循环经济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该草案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主线,既保证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又保证经济发展对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07年8月26日,循环经济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该草案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主线,既保证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又保证经济发展对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改善的支持,实现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良性循环。

辨题:我不节约,是因为社会上有人不节约;如果人人都节约,我也会节约。
答案
(1)个人与社会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个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个人活动既受社会发展的制约,又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
(2)不节约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必然会对个人产生消极影响,但它不能成为个人不节约的原因。因为个人节约与否,关键是靠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3)社会由个人组成,个人不节约,资源节约型社会就难以建立。要建立节约型社会,这就要求每个人从我做起,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4)题中观点只看到了社会对个人的作用和影响,而没有看到个人对社会的影响,因而是片面的。
解析
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对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对于辨析题,需要明确的是,无论如何,只要是观点中的合理因素,哪怕是一点,也要指出并且加以分析说明。本题看到了社会对个人的影响,但忽视了个人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解答时需要围绕这两点展开论证。
举一反三
2006年9月1日起,新《义务教育法》开始施行,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教育通过向个人传递文化,唤起人们的潜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为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重要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这说明   
①个人活动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②人在社会面前是消极被动的 ③社会的尊重与满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④提高个人素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武汉大学桂希恩教授因对艾滋病防治作出突出贡献,2004年获得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同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这表明     
A.人生价值主要是社会价值B.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统一
C.成功是与特定的工作分不开的D.人生价值是贡献与索取的统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当代国际管理界有句名言:“智力比知识更重要,素质比智力更重要,品德比素质更重要”。这种人才标准告诉我们
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②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④全面的能力可以为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A.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民生问题是2008年经济工作的落脚点。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对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这体现的哲理是
A.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广大人民的利益是我们党的最高利益
C.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价值观对社会存在有促进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灾情牵动着无数华夏儿女的心,某校高三(12)班学生围绕“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主题开展了一次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情景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就在全世界还在惊诧错愕的时候,中国总理在三小时后直达灾区最前沿;胡锦涛***亲临灾区,慰问抢险救灾人员和受灾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雷霆万钧奔赴现场,各军种十万大军迅速集结灾区。抗震救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国务院决定对因灾死亡人员的家属每人发放5000元抚慰金。
(1)请你谈谈“抗震救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哲学依据。(6分)
情景二:汶川地震中温家宝总理所引用的四个字“多难兴邦”,深刻揭示中华文化的底蕴,阐释了这个民族的不屈精神,地震让我们整个民族觉醒,让我们整个国家的凝聚力空前提升。是的,四川地震,让中华民族塞翁失马!
(2)从温总理所引用的四个字“多难兴邦”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哲学道理?(4分)
情景三:在抗震救灾中,涌现出许许多多让我们感动的英雄人物。为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授予成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等320个集体“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荣誉称号;追授雷勇等5名同志“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授予蒋敏等517名同志“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
(3)抗震救灾英雄人物的事迹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价值启示?(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