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7日晚,西藏自治区主席白玛赤林发表“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电视讲话。材料一  白玛赤林说,当前,西藏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央第五次西

2010年3月27日晚,西藏自治区主席白玛赤林发表“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电视讲话。材料一  白玛赤林说,当前,西藏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央第五次西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10年3月27日晚,西藏自治区主席白玛赤林发表“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电视讲话。
材料一  白玛赤林说,当前,西藏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立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制定了一系列促进西藏发展稳定的政策措施,提出了2020年与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西藏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在西藏发展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未来10年,西藏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大跨越、大繁荣时期。
材料二  白玛赤林说:“经历过严冬的人,最知道太阳的温暖;身受封建农奴制摧残的百万农奴,最懂得珍惜新西藏的幸福甘甜。抚今追昔,西藏各族人民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倍加珍惜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坚决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1)结合上述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怎样才能迎来西藏经济新一轮的大发展、大跨越、大繁荣时期。(8分)
(2)试分析说明为什么要坚决维护民族团结?(8分)
答案
(1)①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2分)
②建立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大力发展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分)
③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2分)
④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把爱教同爱国、爱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坚决反对利用宗教破坏社会稳定行为。(2分)
⑤少数民族地区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
⑥国家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各民族各地区积极提供支持和帮助
(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分)
②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的重要国情之一。(1分)
③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渐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三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2分)
④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政治权利和其它权利的重要保障。每个公民都应该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2分)
⑤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2分)
解析

举一反三
2010年6月1日上午,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东京接受了日本广播协会(NHK)电视台主持人国谷裕子专访。温总理说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唯一的目的是自卫,从来没有侵占过别国一寸土地。无论从哪方面看,中国对任何国家都不会构成威胁。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我国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1)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坚持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并简述其决定因素和基本内容。(7分)
(2) 运用政治生活中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回答,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意义。(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据调查,我国国民的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而同期的网络阅读率逐年上升。在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国民中,91.0%的人阅读电子书后就不会再购买此书的纸质版,只有9.0%的人表示还会购买。
材料二:2010年世界读书日主题“保障阅读权利享受阅读快乐”。中宣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共同发出通知,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风气。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2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我国倡导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有什么积极意义。(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生活践行题(28分)
实践探究:课题——就业是民生之本。(12分)
情景一:某校高二(1)班学生围绕就业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上网、走访、问卷等方法,对我国的就业问题进行了调查。同学们了解到,“许多人无事干”的同时,“许多事无人干”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不少人特别是大学生毕业以后“高不成,低不就”,给就业工作增加了难度。与前些年相比,用人单位更加注重就业人员的创新能力、再学习能力、吃苦和敬业精神。
(1)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个人应该如何积极应对就业问题?(6分)
情景二:同学们重点学习了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就业问题的论述。围绕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同学们就如何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2)请你从政治生活角度就政府如何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提几点建议。(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2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由农业国逐渐向工业国转变,对资源的消耗和需求大幅度增加,资源短缺、利用效率不高和环境问题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重要制约因素。对此,2009年上半年,我国按照市场导向、污染者付费和统筹兼顾、积极稳妥的原则,推进电力、天然气、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和排污、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收费改革,针对不同种类能源矿产资源,抓紧研究不同计税方法改革方案,尽早实施能源税。一方面要加快制定节能型财税政策,继续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尽快提高重要资源型产品资源税税率和矿产资源补偿费标准,促进资源消费的理性需求;另一方面,我们要开发新材料,寻找替代资源,促进资源的可持续供应。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经济常识,分析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对购买资源性产品进行消费的企业带来的影响,以及企业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11分)
(2)分析材料是如何体现矛盾特殊性原理的?(9分)
(3)有专家指出,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就必须加快推进党内民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请从政治常识的角度谈谈我国应如何深化政治体制改革。(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0分)作为中国重要边陲的西南地区近几年自然灾害频繁,给当地人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8月12日至20日,四川省部分地区降大到暴雨。期间共发生较大规模的地质灾害75处(其中滑坡30处,崩塌6处,泥石流39处),绵竹市的清平乡、映秀县和都江堰龙池镇受灾尤为严重。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材料二 川蜀自古多名士,汶川就是传说中的大禹的故里。但在汶川地震中,川蜀大地上诸多沉积千年的人文历史古迹遭遇了一场大劫难,许多名胜古迹伤痕累累......截止2010年5月19日,四川省12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65处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另有11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遭受损伤。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赵川荣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是建国后对文物造成损失最大的一次天灾。”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表示,除了修复文物建筑,国家文物局将会“有目的地保存一些地震后的古迹遗址”。
材料三云南2010年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灾,预计全省春季作物将因灾减产50%以上,甘蔗减产20%以上。灾区人们在积极组织自救,打井寻找水源,用新的科学栽种方式育苗,以便气候条件具备时随时移栽等。
(1)运用认识论知识,谈谈如何看待农业生产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气候变化的关系(10分)
(2)百年大旱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影响,也有民生问题;抗旱救灾,不仅仅是国家政府所为,企业和每个公民都应当有所作为。请分析上述观点体现的经济道理(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