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为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 国家9部委从2009年12月到2010年5月底,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了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为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 国家9部委从2009年12月到2010年5月底,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了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为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 国家9部委从2009年12月到2010年5月底,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了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的专项行动。某校高二(16)班同学对此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同学甲:网络高效便捷地传递信息,拉近了我们与世界的距离,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只要我们做到理智上网,网络会成为我们学习知识,了解世界的好帮手。
同学乙:网络信息五花八门,不健康、不文明信息层出不穷,色情、暴力信息屡禁不止。上网者多为青少年学生,对学生的影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应坚决全部取缔。
丙同学认为:网络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个人无法抗拒,抵制低俗网络文化关键在于国家。
(1)结合上述同学的发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影响。(6分)
(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 谈谈你对丙同学这一观点的认识。(10分)
答案
(1)结合上述同学的发言,分析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影响。(6分)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在网络的日益普及的形势下,网络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确实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学生和生活方式。(3分)
②不同的文化对个人的成长起不同的作用,只有先进、健康的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落后、腐朽的文化则危害人的进步。甲、乙两同学的不同发言,恰恰反映了两种网络文化的不同影响。(3分)
(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 谈谈你对丙同学这一观点的认识。(10分)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1分)但人接受文化的影响并不都是消极被动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1分)认为个人无法抗拒网络的影响,是错误的。(1分)
②国家必须依法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弘扬主旋律,大力发展先进网络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为文化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3分)
若回答:“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也可给2分。
③抵制低俗网络文化关键在于自己。我们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自觉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的熏陶,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眼力,拒绝污染;(2分)我们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文明健康上网。(2分)
解析

举一反三
材料:2010年,由于云南等产稻地区干旱,后来中国大部分中遭遇洪涝灾害,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都在短期内猛然走高。由于粮食是“生物链”的源头,所以,粮食的涨价直接带来了面粉、大米以及食用油、饲料等制成品价格上涨。
阅读上述材料后请回答:粮食价格上涨后,会对人们生活和生产者产生怎样的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我国某大型冰箱生产企业负责人在总结自身发展的成功经验时曾谈道,为满足当今多样化和个性化选择需求,企业研制出三角形冰箱等多品种的冰箱。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减少工作日数,增加假日时间等措施,使节假日期间商品销售额剧增,外出旅游人数大幅增加。在庐山等著名旅游线路、旅游胜地出现了机票、车船票紧张,旅店生意火爆的状况。这些现象被称为“假日经济”。它使得一系列行业的生产经营出现了新的生机好人活力。
材料三: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说:“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投资需求是中间需求,只有最终需求旺盛了,经济才能真正启动起来。”
请联系材料,谈谈你对生产和消费关系的认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蔓延,我国新增就业难度加大,劳动者失业风险增加。此事也引起了某班学生的关注,他们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围绕“扩大就业”问题分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第一组同学就当前的就业状况进行交流了解到的情况:
同学甲:“在经济形势下滑、企业裁员潮袭来时,最无招架之力的是外出打工的民工。民工输出大省四川、安徽、河南等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民工返乡潮。”
同学乙:“2007年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没有找到工作。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559万人,2009年突破600万人。”
同学丙:“目前我国每年新增需要就业的人数约在600万人以上。这种劳动力净增长的趋势可能要到2014年左右才会停止。”
第二组的同学在探究中了解到,就业是民生之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劳动者的就业问题,采取了很多措施促进就业。
第三组的同学通过讨论认识到,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只有转变就业观念,才能作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开辟一片心天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1)结合同学们的发言,你认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会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4分)
(2)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请简要回答就业的意义。(4分)
(3)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党和政府、劳动者如何应对这严峻的就业形势?(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现包容性增长,应该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坚持发展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加社会财富,不断为全体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生活创造物质基础。
请你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为我国实现包容性增长目标提几条建议。(1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2010年4月12日,中国***胡锦涛在华盛顿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双方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达成重要共识。
材料二 2010年4月12日。中美两国***出席核安全峰会。关于伊朗核问题,奥巴马表述了美方的立场,表示美方希望通过外交手段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希望加强两国在这方面的合作。胡锦涛表示,中美在伊朗核问题上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中方一贯致力于维护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和中东地区和平稳定。
材料三 2010年4月12日,中美两国***选行了会晤。在谈到两国经贸关系时,胡锦涛指出,人民币升值既解决不了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也解决不了美国的就业问题。希望双方通过平等协商妥善处理两国经贸摩擦问题,共同维护中美经贸合作大局。胡锦涛强调,中方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方向坚定不移。这是基于我们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改革措施需要根据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中国经济运行情况统筹加以考虑。尤其不会在外部压力下加以推进。
奥巴马表示,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美方尊重中国主权,希望双方通过对话和合作寻求有关问题的解决。
根据材料,结合有关政治生活知识,回答:(22分)
(1)中美关系错综复杂,为什么能够“达成重要共识”?
(2)材料二表明中美国两国关注什么问题?
(3)“中方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方向坚定不移”,“尤其不会在外部压力下加以推进”。这表明了中国的什么立场和态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