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光好,承诺暖人心。在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要让中国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一句话,铿锵有力,耐人回味。某中学高三(1)班师生利用政治课开展研究

三月春光好,承诺暖人心。在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要让中国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一句话,铿锵有力,耐人回味。某中学高三(1)班师生利用政治课开展研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三月春光好,承诺暖人心。在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要让中国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一句话,铿锵有力,耐人回味。某中学高三(1)班师生利用政治课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探究“幸福、尊严”问题。在活动中,同学们思维活跃,畅所欲言。假如你也在活动中,请你继续发言:
甲同学:尊严首先是和经济密切联系,有了钱才有尊严,没有钱就没有尊严。今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专项资金426亿元。可见,经济对维护人民尊严作用很大。
乙同学:我国宪法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我认为,个人有无尊严无所谓,国家法律有了尊严,个人也就有了尊严。
(1)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知识分别评析甲、乙发言。(6分)
丙同学提供了一则材料:江苏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百姓个人生活感受调查结果显示,92.8%的江苏百姓认为自己生活幸福和比较幸福。但同时调查也显示,百姓对收入的不满意率已经连续四年超过20%,部分百姓特别是农民、学历偏低、无业失业人员及女性等群体感到就业困难。住房不理想以及社会保障的不完善都影响到百姓幸福感的提升。
(2)结合材料,请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如何使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
丁同学: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公民的追求。
(3)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怎样维护自己的尊严?
答案
(1)甲看到经济发展对维护人民尊严的作用、中央财政和尊严的联系,有其合理性。(1分)但夸大了金钱对尊严的作用。(1分)我们应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分)乙看到法律对保障人民民主的作用,强调国家法律的尊严,这是正确的。(1分)但忽视个人尊严存在的重要性是错误的。(1分)我们强调依法治国的同时应重视公民的权利、尊严。(1分)
(2)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中的作用,继续加大改善民生的投入;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不断提高人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努力实现社会公平;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引导,努力扩大就业规模;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有效控制房价,使百姓对住房更加满意;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使社会保障覆盖面更宽、更广,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6分)
(3)自觉遵守法律法规。(2分)树立权利意识,依法捍卫、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政治权利。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2分)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2分)
解析

举一反三
2010年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可以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的政权组织形式。会议的第一项议程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总理指出: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量和希望所在。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充分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1)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的政权组织形式?”(8分)
(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1月16日,正是三九寒冬,北京最低气温已是零下10摄氏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等陪同下,利用周末时间,一大早就冒着严寒来到农产品批发市场、供热公司、保障性住房小区,调查了解民生情况。这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日理万机”的温总理心中与普通百姓的那种无法令人言表的深情厚谊和爱民忧民思民的朴素情怀。
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总理“日理万机”的道理。(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9年7月5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发生了严重的打砸抢烧暴力事件,造成上百人死亡,上千人受伤。“7·5”事件,是由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境外策划煽动,境内组织实施,破坏民族关系、制造社会动乱的严重事件。“7·5”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果断措施,依法打击犯罪分子,很快控制了乌鲁木齐的局势,维护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1)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坚持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重要性。(7分)
(2)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部署经济建设时,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其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材料二  2010年2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说明党为什么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一贯突出“两个坚持”的立场,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基本框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中国强调气候变暖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发达国家的存量排放造成的,发达国家应该正视自己的历史责任和当前人均排放高的现实,严格履行《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减排目标,继续承担中期大幅量化减排义务;发展中国家应该根据国情,在发达国家资金和转让技术的支持下,尽可能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努力适应气候变化。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世界各国应如何开展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世界气候的变化?(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