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辨析: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广泛的、真实的、绝对的。

(9分)辨析: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广泛的、真实的、绝对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9分)辨析: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广泛的、真实的、绝对的。
答案
(1)我国公民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民主自由权利。在我国,这些权利和自由有制度、法律和物质来保障,这是公民政治权利的广泛性、真实性的表现。(3分)
(2)公民政治权利的广泛性、真实性并不意味着民主政治权利的绝对性。绝对的民主权利和自由就是没有任何束缚的,这种状况在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存在。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3分)
(3)如果人人都强调自己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绝对性而忽视公民的义务,必然造成整个社会的无序,最终导致个人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受损;因此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任何政治权利和自由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是权利与义务的对立统一。“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广泛的、真实的、绝对的”这一观点是片面的、不准确的。(3分)
解析
本题是典型的正误混杂型辨析题,回答该类题的关键是分清正误部分,并分别说明理由。本题中“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广泛的、真实的”观点正确,而“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绝对的”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任何权利和自由都是相对的,都要受到法制的约束和限制。许多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容易只抓住其中的一方面回答。
举一反三
(7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多次听取党内外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初稿,此后中央又将《建议》(征求意见稿)在100多个单位,部分党内同志中,广泛征求意见,根据意见,对《建议》作了350多处修改。2005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规划建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他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简要分析上述材料体现的政治常识道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材料一:近年来,某些发达国家不断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做文章,希望通过迫使人民币升值来缓解自身的经济压力。2005年4月6日,美国参议院通过的一项提案称,如果中国不同意人民币升值,就对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加征27.5%的惩罚性关税。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会见美国商会代表团时明确表示,人民币汇率改革是中国的主权,我们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但不屈从外界的压力。2005年7月21日,我国政府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宣布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
请用主权国家和国际关系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材料一:2005年2月14日,辽宁省阜新市孙家湾煤矿发生特大爆炸,造成200多名矿工死亡。据统计,在我国GDP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因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GDP损失高达6%,每年约有20万人失去生命。公共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
材料二:受传统观念、体制的影响,一些“负责”官员在关系公共安全的问题上掉以轻心。要把被传统体制颠倒了的主仆关系扭转过来,必须建立对基本人权和政府权力约束都有设定的宪政秩序,建立一个公开、透明和负责的服务型政府。在当前重大事故的处理中,“问责制”正逐渐规范,一批负有领导责任的干部受到了严肃查处。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公共安全问题彰显了怎样的执政理念?(6分)
(2)作为一个公民,就我国目前实际,对保障公共安全问题,你有哪些合理化建议?(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3分)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大工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不搞三权分立和两院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依法、依程序办事,集体决定问题,集体行使职权。
简要说明上述要求的依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违约毁约、假冒伪劣、偷税漏税等企业失信行为。有人认为:“信用行为的缺失都是市场惹的祸。”请用经济学知识分析这种观点。(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