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报刊
(1)19世纪中期前后,中国出现近代报刊,多为外国人创办,著名的有《中国从报》、《万国公报》等。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的《昭文新报》是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纸。
(2)《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被称为“中国的《泰晤士报》”、“中国的《纽约时报》”。
(3)戊戌变法时期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新文化运动期间的《新青年》分别是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有力武器,起思想启蒙作用。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创办了《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
(5)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等党报成为宣传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主要舆论。
(6)改革开放后,报刊业恢复生机,各种专业性报刊雨后春笋般出现。
2.电影
(1)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使电影进入实用阶段;1896年电影传入中国,《定军山》是中国人第一部自摄影片,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诞生。
(2)1931年,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
(3)《渔光曲》是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1935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我国的国歌。
(4)新中国成立后,反映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的题材纷纷搬上银幕。
(5)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数量和质量超过以前。
3.电视:①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②改革开放以来,电视逐渐普及(原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科技进步;节目丰富,专业性、知识性、娱乐性并存,具有可视性、多角度、覆盖面广的优势)。
4.广播:1926年,哈尔滨广播台开播(第一座);1928年,中央广播电台开播(全国性)
5.互联网
(1)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诞生;1969年,美国建成互联网,90年代以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1994年,中国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
(2)互联网被称为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体”外的“第四媒体”。
(1)加快信息传递,开阔视野,提高生活质量和效率,从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学习方式、生产、娱乐等方面全面改变人们的生活。
(2)造成一些社会问题:如网络犯罪,垃圾邮件,沉迷于网络致使人际关系淡漠等。
2009年12月7日,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开幕式的盛况迅速传遍全球。世界人民第一时间获知这一消息的主要途径是
①杂志②电影③电视④互联网
A.《定军山》拍摄成功 | B.《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 | |||||||||||||||||||||
C.《渔光曲》拍摄成功 | D.《风云儿女》拍摄成功 | |||||||||||||||||||||
(广东省[广州深圳中山珠海惠州]2008届第二次六校联考,历史,26)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也带来巨大挑战。下列不属于不是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严重问题的是( )
| ||||||||||||||||||||||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 ||||||||||||||||||||||
电影作为信息传播媒介,其特点不包括( )
| ||||||||||||||||||||||
报纸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等传媒手段反映了近现代社会信息传递的演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中国政府装置的第一个无线电报局是在( )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表(第一套节目)(节选)
(1)判断材料一、二分别是我国哪个历史时期的电台广播节目表,简要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2)依据上述节目表,分别指出这两个时期电台节目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概括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 ||||||||||||||||||||||
维新运动期间,一位英国人到中国来。此时他能够( ) ①到北京观看中国人拍的电影 ②到重庆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③在上海阅读《时务报》 ④到广州吃西餐
| ||||||||||||||||||||||
下列有关中国通讯事业表述正确的有( ) ①1875年,上海招商局开通第一部电话。 ②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了第一个电话局。 ③到2000年末,中国的固定、移动电话的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④近年来,互联网成为人们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工具。
| ||||||||||||||||||||||
维新变法运动期间,资产阶级维新派大量办报的主要原因是( )
| ||||||||||||||||||||||
康有为等人在宣传其进步思想时不可能使用的形式是
| ||||||||||||||||||||||
目前在传统的三大媒介外,20世纪90年代,出现第四媒介,那么第四媒介是指
| ||||||||||||||||||||||
下列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的是 ① ② ③ ④
| ||||||||||||||||||||||
下列哪些属于电影媒介的特点 ①时效性不强 ②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③其奇妙的教化功能,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 ④迅速报道新闻、传递信息 ⑤制作精良画面清晰,能在短时间内使观众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的享受
| ||||||||||||||||||||||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已经达到了平均每户拥有一台电视机,档次越来越高,彩色电视代替黑白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多彩,对这种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 ||||||||||||||||||||||
互联网的诞生和中国正式接入的时间分别是在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5一1898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表
*1898年9月21日以后,清政府取缔报馆,捉拿主笔,已不再允许民间自办报刊。 ——姚福中《中国编辑史》 材料二 《福报》的宗旨是“欲以开风气,广见闻,速变通,强国势。” ……《广仁报》的内容有论著、时事新闻、地方要闻、中西译述、杂谈等。论著多以外患日急,非变法维新不能挽救为中心问题,意在唤起国人发愤图强,开通风气。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 材料三 中国近代的办报活动,如果从1815年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算起,最初的六十年,没有一份报纸或期刊是由中国人创办或主持的。……从1874年到1895午的二十年间,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总共只有十种……除了香港地区清政府鞭长莫及外,其他地方中国人自办的报刊在专制政权的压制下,寿命都很短暂。……1895年堂堂中华帝国在甲午战争中竟败于东洋“岛夷”之手,这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刺激太大了,他们在各地组织学会,采取办报刊、设学堂等办法鼓吹“变法图强”。 ——姚福中《中国编辑史》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报刊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报纸的总数从1978年的186家发展到2000年的2 007家,日报的读者超过10%。刊物的种类也急剧增加,由1978年的930种增加到2000年的8 725种,刊物的封面和内容异彩纷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2(必修)·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师用书》 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一、二、三,概述19世纪末中国办报的特点。 (2)根据前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中国办报的特点的成因。 (3)材料四中中国的报刊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比前三则材料,你得出什么样的认识? | ||||||||||||||||||||||
阅读下列材料: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开盘价30港元,较发行价13.5港元涨122%,融资15亿美元,创下中国互联网公司融资规模之最。 ──《世界知识》2007年第22期 请回答: 互联网在我国的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请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阿里巴巴能够迅速发展并成功上市的原因有哪些? | ||||||||||||||||||||||
(开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小王针对中学生上网问题作了详析的调查,通过分析调查数据他得出如下一些结论: 1.中学生上网率极高,上网时间长,多数家长却从未上过网,大部分教师上网经验不够丰富; 2.家里是中学生上网最主要的场所,网吧的主要客源是中学生; 3.多数中学生对在校上网的条件不满意,家长、教师呼吁改善条件; 4.网上交友已成为中学生乐于交往的形式,网友主要是同龄人; 5.多数中学生承认网上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 6.多数家长和教师既赞成子女上网,又担心子女上网影响学业。 请回答:(1)你如何认识中学生上网的影响? (2)针对中学生上网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或对策? | ||||||||||||||||||||||
“奏国歌,升国旗”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你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源自下列哪一部电影的插曲吗?
| ||||||||||||||||||||||
右图是电影《歌女红牡丹》的剧照。这部电影是
| ||||||||||||||||||||||
中国电影事业起步的标志是
| ||||||||||||||||||||||
报纸作为大众传媒可以及时报道时事热点,下列两张报纸头版头条的有关内容,作为直接证据,可以用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