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根据1985年统计,长江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56.2万平方千米,占流域总土地的31.2%.而湖北宜昌以上为长江流域水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根据1985年统计,长江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56.2万平方千米,占流域总土地的31.2%.而湖北宜昌以上为长江流域水

题型:简答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魔方格

材料二:根据1985年统计,长江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56.2万平方千米,占流域总土地的31.2%.而湖北宜昌以上为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区域流失面积达35.2平方千米,占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62.6%.
材料三:长江流域发生大洪灾的频率,在公元1300--1950年间,平均每14年有一次,而近40年,平均不到3年就有一次.进入20世纪80年代,长江全流域几乎年年发生洪灾.1954年长江全流域的特大洪水,持续达三个月之久,造成数万人死亡,300多万公顷农田被毁,京广铁路中断100天.1998年长江全流域的大洪灾,直接经济损失达上千亿元人民币.
(1)长江洪水多发的自然原因是:______
(2)近年长江洪水发生频率提高的人为因素是:______
(3)治理长江洪水的措施有:______.
答案
(1)长江流域多发洪水的自然原因是:支流众多、且南北延伸、流域面积广,流域内汛期长、且降水集中;(2)近几十年来由于①上中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中下游泥沙大量淤积,导致河道变弯,变窄,湖泊缩小;  ②围湖造田,使湖泊蓄水能力减小,这些人为因素也是造成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3)治理长江的洪水不同的河段要用不同的方式:上游植树造林,中游修建水库,下游加固江防大堤、退田还湖、疏通河道.
故答案为:(1)支流众多、且南北延伸、流域面积广,流域内汛期长、且降水集中;(2)①上中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中下游泥沙大量淤积,导致河道变弯,变窄,湖泊缩小  ②围湖造田,使湖泊蓄水能力减小;(3)上游植树造林,中游修建水库,下游加固江防大堤、退田还湖、疏通河道.
举一反三
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秦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B.长江和黄河的下游都位于我国东部平原区
C.长江和黄河上有的共同特点是水资源丰富
D.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为(  )
A.源头-重庆-湖口-入海口
B.源头-重庆-宜昌-入海口
C.源头-宜昌-湖口-入海口
D.源头-宜宾-岳阳-入海口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长江中下游是长江洪水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下列行为不利于缓解长江流域洪流危害的是(  )
A.平垸行洪B.围湖造田
C.在中上游植树造林D.退耕还湖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图“长江、黄河干流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黄河均发源于我国的______高原,上游河段落差大,______资源十分丰富.
(2)黄河携带的泥沙在下游平原地区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形成举世闻名的“______”.其泥沙主要来源于中游______(填地形区名).
(3)南水北调工程,就是通过引水工程把______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我国缺水的______和西北地区.
题型:简答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图“长江、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上、中、下游河段中,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_河段,目前已建成的最大水利枢纽工程①是______.
(2)图中两河分水岭②为______山脉,也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此线以南大部分地区所属温度带为______.
(3)图中景观石黄河下游的“______”现象,其成因是______.
题型:简答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