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A.人们的观念B.人口的增长C.耕地的需求D.燃料的需求

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A.人们的观念B.人口的增长C.耕地的需求D.燃料的需求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
A.人们的观念B.人口的增长C.耕地的需求D.燃料的需求

答案
B
解析
黄土高原生态问题的根源在于人口的增长。
举一反三
从黄土高原人地协调关系出发,以下不符合的是( )
A.开采大量矿产B.尽量放牧
C.种植水稻D.植树造林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列气象气候灾害常见于黄土高原的是(  )
A.伏旱B.春旱C.台风D.龙卷风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学校开展“水土流失与植被的关系探究”研究性学习,读右上图黄河流域示意图、 右下图水土流失与植被关系实验图及材料,完成活动报告(9分)
材料:历史上,黄土高原曾经植被繁茂,沟壑稀少。后来,植被逐渐遭到破坏,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形成了如今千沟万壑的景观。

(1)【观察发现】左图中的两瓶水,浑浊的是____瓶,反映水中泥沙含量____,该水样取自黄河___        _(上、中)游河段。
(2)【实验探究】观察右图得出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下,甲地表植被茂密,水土流失___      _;乙地表植被__        __,水土流失多。
观察比较:左图中水样A与右图__            __(甲或乙) 实验现象相似。
(3)【联系实例】黄河中游流经_    ___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该地区地表呈现__      __ 的景观。
(4)【提出对策】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                         ___等。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干流先后流经青海、四川等9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后注入渤海.黄河全长5464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流域面积75万千米2.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 ②森林资源特别丰富
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④是我国地势最高的的地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小题2:图中表示太行山和秦岭的字母分别是( )
a、b      B.b、c      C.c、d     D.a、d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6分)
材料一:2010年12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制了《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10-2030年)》。规划大纲的实施有利于保障国土生态安全,有利于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整合生态治理资金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A山脉是黄土高原与         地形区的分界线。
(2)黄土高原在成因上是由风力搬运、堆积作用形成的“风成高原”,其土壤来源是中亚、         等地区的荒漠、戈壁。
(3)黄土高原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所采取的治理措施有(至少写两条) (4)人多地少是黄土高原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关于下列解决措施叙述可行的是  (   )(多选题)
A.加强计划生育力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B.把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人口迁移到其他地方去
C.从事农业生产时,需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D.因地制宜植树种草,积极进行生态建设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