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1535
2750
约1800

97.8
883
约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            
答案
(1)3Fe+2O2Fe3O4  (2)气态       (3)沸点 有
(4)木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等可燃性气体继续燃烧产生了火焰
解析

试题分析:(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
(2)因为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发现能够燃烧,说明从金属导管导出的是气体,所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据表中数据蜡烛燃烧有火焰,燃烧所需的温度约600大于石蜡的沸点300∽550,而铁燃烧没有火焰,燃烧时温度约1800,大于熔点1535,却小于沸点2750,所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沸点有关,结合钠燃烧时温度约1400大于沸点883,所以可判断:钠在燃烧时,有火焰产生
(4)结合上面的结论:物质燃烧产生火焰是由于气体燃烧形成的,所以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木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等可燃性气体继续燃烧产生了火焰
举一反三
化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下列事实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将石油进行分馏B.用海水晒盐
C.用浓硫酸做气体干燥剂D.用乙醇汽油作燃料驱动汽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活性炭除去冰箱内异味B.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
C.氧气用于急救病人D.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下列概念中,一定属于描述物质化学变化规律的是
A.汽化B.液化C.爆炸D.缓慢氧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用化学的观点解释下列成语,错误的是
A.火上浇油:增加可燃物,使燃烧更剧烈
B.釜底抽薪:将可燃物撤出燃烧区
C.十年树木:树木生长,无化学变化
D.百炼成钢:逐渐降低生铁中碳、硅等含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变化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C.水蒸发D.干冰升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