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⑴铜可用作电线,原因是                     ;⑵CaO能与H2O反应,可用于     

请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⑴铜可用作电线,原因是                     ;⑵CaO能与H2O反应,可用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请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⑴铜可用作电线,原因是                     
⑵CaO能与H2O反应,可用于                    
⑶H2O与H2O2的元素组成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                    
答案
⑴铜有良好的导电性(或导电)(1分)
⑵制Ca(OH)2(或制熟石灰或消石灰或作干燥剂或作热源)(1分)
⑶分子种类不同(或分子不同或分子构成不同或分子结构不同)(1分)
解析
分析:(1)可以用作导线的物质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2)生石灰CaO遇水能反应生成熟石灰Ca(OH)2
(3)水和过氧化氢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但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解:(1)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用铜作导线.故答案为: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2)生石灰CaO遇水变成熟石灰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故答案为:制Ca(OH)2
(3)水和过氧化氢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但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因此两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故答案为:分子种类不同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掌握了各种物质的性质才能确定它们的用途和区分方法.
举一反三
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酸碱性B.密度C.温度D.硬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4分)如图为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图解。
(1)地震发生后因断电海水冷却系统停止工作,反应堆温度过高使水蒸气与钢壳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高温条件下氢气和空气混合爆炸,这一爆炸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爆炸引起核泄漏,造成铯137散逸到空气中。铯的核电荷数是55,则铯的质子数是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科学、安全地利用核能B.充分利用风能、地热能和太阳能
C.尽可能多使用石油、煤等化石能源D.寻找可循环利用的生物能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B.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C.铜导电性良好,可作电线
D.活性炭有吸附性,可作冰箱除味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能源转化过程,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的是
A.地热发电B.核反应发电C.火力发电D.风能发电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变化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A.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B.干冰升华
C.点燃蜡烛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