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H2SO4、Na2SO4、Na2CO3、NaCl、NaNO3、Cu(NO3)2、HNO3七种溶液中取出其中的两种,进行混合及有关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已记录在下

若H2SO4、Na2SO4、Na2CO3、NaCl、NaNO3、Cu(NO3)2、HNO3七种溶液中取出其中的两种,进行混合及有关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已记录在下

题型:海淀区一模难度:来源:
若H2SO4、Na2SO4、Na2CO3、NaCl、NaNO3、Cu(NO32、HNO3七种溶液中取出其中的两种,进行混合及有关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已记录在下表中.试据各步实验及其现象先进行分步推断(既实验进行到该步所作出的某物质肯定存在、否定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判断),再综合推断所取出的2种溶液的可能组合.
答案
举一反三
题型:济宁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分步推断
(1)将取出的2种溶液进行混合混合溶液无色、澄清混合溶液中肯定不含Cu(NO32
无其他明显现象混合溶液肯定不是下列组合
______
(2)用pH 试纸测定混合溶液的pH测定结果:pH=2______
(3)向混合溶液中滴入足量Ba(NO32 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______
(4)向上述溶液过滤所得的滤液中滴加AgNO3 溶液无明显现象______
混合溶液的可能组合(写溶质的化学式,有几组要写几组)①______和______;②______和______;
③______和______;④______和______.
(1)硫酸和硝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现在两种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实验一定不会是硫酸与碳酸钠或硝酸与碳酸钠的混合;
(2)测定溶液的PH=2,说明溶液呈酸性,所以溶液中一定含有氢离子,即溶液中一定含有酸,故不可能含有碳酸根,否则会与(1)的现象不匹配;
(3)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混合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该沉淀是硫酸钡的白色沉淀;
(4)所得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无现象,说明滤液中不含有氯离子,因为存在氯离子则会生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
(5)根据实验现象可知物质中一定不含有硝酸铜和氯化钠,一定含有酸和含有硫酸根的物质,所以可能组合有①H2SO4和Na2SO4 ②H2SO4和NaNO3 ③H2SO4和HNO3 ④HNO3和Na2SO4共四种.
故答案为:
(1)H2SO4和Na2CO3,HNO3和Na2CO3
(2)混合溶液中至少有一种是H2SO4或HNO3,肯定不含Na2CO3
(3)混合溶液中至少有一种是H2SO4或Na2SO4
(4)混合溶液中肯定不含NaCl  ①H2SO4和Na2SO4 ②H2SO4和NaNO3 ③H2SO4和HNO3 ④HNO3和Na2SO4
甲、乙两组废液中各含有H+、K+、Ca2+、Cl-、OH-、CO32-六种离子中的三种,且所含离子各不相同.为确定废液中的离子,分别向废液中滴加酚酞试液,经实验发现:甲组废液呈红色,表明甲组废液显 ______性,废液中一定含有 ______,由此推断,乙组废液中的三种离子是 ______.(填离子符号)
复分解反应是我们学过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学习时,应注意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深刻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______.
②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______.
③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______.
(2)你想过上述复分解反应为什么能够发生吗?这是因为在这些反应物中含有一些“特殊”的阴、阳离子,它们能相互结合.反应①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H+和CO32-,生成了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而Na+和Cl-是“旁观者”,并没有参加反应.请你从微观角度具体分析,反应②能发生的原因是______;反应后③的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粒子有______.
根据如表“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20℃)”所提供的信息,选用适量的试剂检验某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杂质硫酸钠和碳酸钠.
题型:南阳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阳离子/阴离子OH-NO3-S
O2-4
C
O2-3
H+
Na+
Ba2+不溶不溶
现有铁、盐酸、氧化铁、氯化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钾溶液六种物质,两两混合能发生反应的组数有______组,其中是复分解反应的有______组,写出有固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
根据表格回答:部分酸、碱和盐在水中的溶解性(20℃)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阴离子
阳离子
OH-NO3-Cl-SO42-CO32-
H+溶、挥溶、挥溶、挥
Na+
Ca2+微溶微溶不溶
Ba2+不溶不溶
Cu2+不溶不溶
Zn2+不溶不溶
Fe3+不溶不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