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试用“分子”、“原子”或“元素”回答:(1)酒精易挥发,这表明酒精       在作扩散运动,由液态变成气态,表明酒精        间的距离变大了。(

(6分)试用“分子”、“原子”或“元素”回答:(1)酒精易挥发,这表明酒精       在作扩散运动,由液态变成气态,表明酒精        间的距离变大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6分)试用“分子”、“原子”或“元素”回答:
(1)酒精易挥发,这表明酒精       在作扩散运动,由液态变成气态,表明酒精        间的距离变大了。
(2)氧        保持着氧气的化学性质。铁    保持铁单质的化学性质。
(3)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据图比较分析,化学反应前后       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的种类改变。
答案
⑴分子 分子  ⑵分子 原子 (3)原子 分子
解析
分析:(1)根据分子在不断运动以及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由微粒之间的间隔改变进行解答;
(2)根据氧气和铁的构成微粒进行解答;
(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分子的种类改变进行解答.
解:(1)酒精易挥发,这表明酒精分子在作扩散运动,由液态变成气态,表明酒精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了;
(2)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所以保持着氧气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氧分子;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所以保持铁单质的化学性质的是铁原子;
(3)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分子的种类改变.
故答案为:(1)分子;分子;(2)分子;原子;(3)原子;分子.
点评: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举一反三
I-131是一种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放射性碘原子,常用于核反应堆的燃料棒。I-131的核外电子数为(   )
A.53B.78C.127D.131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六月槐花飘香 ──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汽油挥发 ── 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食物腐烂 ── 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别的物质的分子
D.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又鼓起来 ── 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下事实,不能用分子性质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A.不锈钢比普通钢材耐腐蚀
B.水在自然界天然循环
C.电解水可以得到氧气和氢气
D.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一个水分子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释放出放射性碘131。碘131原子和碘127原子都属于碘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B.它们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
C.它们的核电荷数不同
D.碘131不能加入食盐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