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1)从甲图中能获取的信息是______.A.分子之间有间隔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C.水分子受热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1)从甲图中能获取的信息是______.A.分子之间有间隔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C.水分子受热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1)从甲图中能获取的信息是______.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C.水分子受热运动速率加快
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2)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以下实验探究氨气的性质,如图从左到右依次是实验步骤及相应的现象.根据乙图信息,能得出的结论有______.

(3)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丙所示.

①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②该反应中A、C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
答案
(1)A、由苯分子图象及水受热蒸发的图片,都可以表示出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间隔,故A正确;
B、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文字的图片中的文字是移走原子后所形成的,此图表示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中原子可以进行移动但却不能说明原子的内部构成,故B不正确;
C、水受热蒸发前后相比,加热后扩散入空气中的水分子明显增加,可说明受热能使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C正确;
D、从四幅图片可以看出苯和水由分子构成,氯化钠由离子构成,硅由原子构成,所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故D正确.
(2)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用的是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氨气,可知氨气具有密度比空气小的性质,把水挤入试管后会形成喷泉,说明试管内压强减小,而压强减小的原因就是氨气溶解在水中,可知氨气具有易溶于水的性质;
(3)根据图示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
点燃
.
2N2+6H2O,反应为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属于置换反应;其中氨气与氮气的质量比为:17×4:28×2=17:14.
故答案为:(1)ACD;
(2)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氨水使酚酞变红;
(3)①置换反应;②17:14.
举一反三
构成物质的微粒所具有的特性有:①微粒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②微粒是不断运动的;③微粒之间存在空隙;④不同微粒的化学性质不同.请选用以上序号填充下列表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选项实验名称主要实验目的
A品红在水中扩散的实验______
B氨水挥发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实验______
C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______
D酒精与水混合的体积变化的实验______
化学实验中有很多规律值得我们总结、归纳和拓展应用:
(1)探究实验归纳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用两根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HCl)的玻璃棒相互接近
这三个实验现象都能说明:______
由此,从实验设计的角度得到的规律是:______
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要先构成分子后才能构成物质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解产生原子,这些原子又重新组合构成别的分子
D.______.
保持五氧化二磷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磷原子B.氧原子
C.磷原子和氧原子D.五氧化二磷分子
第三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概念,对于概念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运用.
(1)由于______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水的化学性质是由______(填写具体的微观粒子,下同)保持的.但是,因为金属汞是由______直接构成的,所以,______保持了汞的化学性质.
(2)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还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______.
(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二氧化硫分子是由______构成的.
(4)下面有几种物质以及它们的化学符号.①氢氧化钠NaOH②硫酸H2SO4③氧化铝Al2O3④氯气Cl2⑤氧化铜CuO⑥臭氧O3⑦酒精C2H5OH.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用序号填空,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