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几种物质的溶液,其pH>7的是(  )A.浓盐酸B.石灰水C.氨水D.食盐水

下列几种物质的溶液,其pH>7的是(  )A.浓盐酸B.石灰水C.氨水D.食盐水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几种物质的溶液,其pH>7的是(  )
A.浓盐酸B.石灰水C.氨水D.食盐水

答案
BC
解析
A、浓盐酸显酸性,其pH小于7;故选项错误.
B、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显碱性,其pH大于7;故选项正确.
C、氨水显碱性,其pH大于7;故选项正确.
D、食盐水显中性,其pH等于7;故选项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顺利解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向pH为a的某无色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后,溶液的pH(  )
A.一定增大B.一定减小C.一定不变D.在a ~7之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已知A元素常见的原子里不含中子;B元素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其产物在空气中较多时会导致酸雨现象;C是氧化物中必含的元素;D是一种金属元素,含D元素的某种盐既为人的生理活动所必需,也是厨房里一种重要的调味品。
(1)由上述某几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常见的酸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名称);一种常见的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上述酸、碱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此原理,人们常在酸性土壤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和其酸性,以利于作物生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部分变质的NaOH试剂经处理后只含有NaOH和Na2CO3两种物质。小明同学从中均匀取出9.3g样品用19.9g水溶解后,再向其中缓慢滴加10%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用去稀盐酸73g,经测定共放出气体2.2g。
(1)向样品中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发生的两个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3g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含NaOH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2)通过计算确定原NaOH试剂的变质程度。(用质量百分数表示)
(3)上述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丹同学在学习酸的性质时,从同一卷镁带中剪取相等的两根镁带,分别与室温下H+浓度相同的稀盐酸、稀硫酸反应。观察发现:镁带在稀盐酸中放出气泡的速率明显快于在稀硫酸中放出气泡的速率。
【查阅资料】
1、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其本质是金属单质与H+反应。
2、生产H2速率主要取决于:①金属的表面积 ②溶液中H+浓度 ③温度等条件。
3、H+的浓度与1L溶液中H+数目成正比。
4、溶液中除H+外的其它离子可能会影响反应速率。
【提出问题】
①小丹同学在进行上述实验时,控制了镁带与酸反应的哪几个条件?(回答两条即可)
②上述反应中Cl-、SO42-如何影响反应速率?
【猜想假设】
Ⅰ、 Cl-促进了镁与酸的反应,SO42-对反应无影响。
Ⅱ、 SO42-抑制了镁与酸的反应,Cl-对反应无影响。
Ⅲ、                                         。
请回答问题①,完成猜想Ⅲ。
【实验探究】为了证明猜想,小丹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铝片长度
H+浓度相同的酸
反应片刻后添加少量试剂
产生气泡的速率
结论
A
2cm
5 mL
Na2SO4固体
无明显变化
(结论A)
B
2cm
5 mL
(试剂B)
明显加快
Cl-对反应有促进作用
试剂B是       (化学式)固体。
【结论】结论A为                                            。
【反思】将试剂B改用HCl气体,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其原因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pH如下图所示,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洁厕灵B.西瓜汁C.鸡蛋清D.肥皂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