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中,横坐标表示加入物质的质量,纵坐标表示溶液的pH变化,能用该图图象表示的实验是( )A.向盐酸中逐渐加入蒸馏水B.向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C.向稀硫酸中逐
题型:云南难度:来源:
在图中,横坐标表示加入物质的质量,纵坐标表示溶液的pH变化,能用该图图象表示的实验是( )A.向盐酸中逐渐加入蒸馏水 | B.向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 | C.向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刚好完全中和 |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刚好完全中和 |
|
答案
由图示可以看出,溶液的pH大于7,说明原溶液显碱性,而后溶液的pH不断减少,到溶液的pH等于7,即溶液显中性. A、向盐酸中加入蒸馏水,原溶液显酸性,溶液的pH小于7,故不符合; B、原液体是水,显中性,通往二氧化碳后溶液显酸性,pH小于7,故B错; C、原溶液是稀硫酸,显酸性,溶液的pH小于7,故C错; D、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盐酸显酸性,pH小于7,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的pH逐渐减小,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D符合pH变化情况. 故选D. |
举一反三
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硫酸,一会儿发现由于忘记了滴加酚酞指示剂,因而无法确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小明说:溶质只有硫酸钠;小刚说:溶质除了硫酸钠外还有硫酸;小丽想了想,觉得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除了硫酸钠外还有______. 为了证明大家的猜想,小明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小明和小刚说小丽的猜想是不正确. (1)你认为小明和小刚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 (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 (2)为了进一步探究小明和小刚的猜想哪个正确,请你设计实验来证明.(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 (3)关于实验中的细节和意外情况: ①实验中,常常滴加酚酞溶液而不用石蕊溶液的原因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
已知甲、乙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若将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当溶液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M:N时,充分反应后溶液的pH=7,则甲和乙应是下列物质中的( )A.HCl和KOH | B.Na2CO3和Ba(OH)2 | C.HCl和Ca(OH)2 | D.NaOH和H2SO4 |
|
如图所示,旋塞K2关闭着.装置A中盛有氯化氢气体,装置C、D、E、F、G中分别盛有五种不同的溶液,H为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分液漏斗中盛有NaOH的饱和溶液.B装置中的大试管内壁预先用酚酞试液浸润,K为开口很小的尖嘴玻璃管.(提示: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500体积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得盐酸.)
根据下列操作顺序,填空: (1)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K1,当NaOH溶液快要滴完时,关闭旋塞K1,打开旋塞K2,此时在B装置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NaOH与盐酸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中的______反应.在A装置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装置编号 | 实验现象 | 化学方程式 | D瓶 | ______ | ______ | F瓶 | ______ | ______ |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皮肤被蚊虫叮咬后,在患处涂抹牙膏以减轻痛痒 | B.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 C.用过滤法使硬水转化成软水 | D.用纯碱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
| 很多化学反应是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的,如一些酸碱的,中和反应,但是聪明的人们发现了酚酞、石蕊等指示剂,通过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可以证明化学反应是否发生,或是否恰好反应.张南同学想探究哪些物质能做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指示剂. 一、[提出问题]是否可以用其他试剂证明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 二、[进行实验]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分组 | 实验步骤及现象 | 结 论 | 甲同学的实验 | 取_定量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氯化铁溶液时看不到红褐色沉淀. | 用氯化铁溶液可以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 | 乙同学的实验 | 取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时看到蓝色沉淀. | 用硫酸铜溶液不能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 | 丙同学的实验 | 取一定量稀硫酸加入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 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时出现白色沉淀. | 用氯化钡溶液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