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分别盛有100 mL的KCl溶液、NaNO3溶液、CuSO4溶液的三个电解槽(电极均为惰性电极)依次串联,通直流电进行电解,当某极析出0.32 g Cu后,假

将分别盛有100 mL的KCl溶液、NaNO3溶液、CuSO4溶液的三个电解槽(电极均为惰性电极)依次串联,通直流电进行电解,当某极析出0.32 g Cu后,假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将分别盛有100 mL的KCl溶液、NaNO3溶液、CuSO4溶液的三个电解槽(电极均为惰性电极)依次串联,通直流电进行电解,当某极析出0.32 g Cu后,假定各溶液在电解前后的体积未变,则这时三个电解槽中溶液的pH分别是
A.13,7,1B.12,7,2C.1,7,13D.7,7,7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某电极析出0.32 g Cu,则转移电子数为0.01mol,所以KCl溶液中产生OH- 0.01mol,CuSO4溶液中产生H+ 0.01mol,NaNO3溶液pH不变,所以三个电解槽溶液的pH分别是13,7,1。答案选A。
点评:在放氢生碱型和放氧生酸型的电解池中转移1mol电子则有1molH+或OH-生成。
举一反三
(10分)某同学用碳棒、纯铜片、直流电源和稀硫酸为原材料,实现了在通常条件下不能发生的反应:Cu + H2SO4(稀) = CuSO4 + H2
(1)请在右边方框中画出能够实现这一反应的装置图。

(2)在设计实验实际操作时,由于装置连接不当,他看到了完全不同的实验现象:碳棒和铜片上均有无色气泡产生,溶液并未变为蓝色。请你分析其原因                 
假设按照该方案进行实验,且收集到碳棒上产生气体体积为11. 2L(标准状况下)。则该过程中铜片上发生的反应式为     ②   。此时要使溶液恢复到实验前的状态,需加入    ③     (写出该物质的化学式),其质量为     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常温下,将200 mL pH = a的Cu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用石墨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的PH变为b(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在整个电解过程中始终只有一个电极上有气体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a<7
B.阴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C.向溶液中加人9.8x(10-b-10-a)gCu(OH)2可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
D.阳极产生的气体是O2,其体积(标准状况下)为1.12x(10-b-10-a)L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用下图装置(X、Y是直流电源的两极)分别进行下列各组实验,则下表中所列各项对应关系均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电源X极
实验前U形管中液体
通电后现象及结论
 
A
正极
Na2SO4溶液
U形管两端滴入酚酞试液后,a管中呈红色
B
正极
AgNO3溶液
b管中电极反应式是:4OH-4e===2H2O+O2
C
负极
KCl和CuCl2混合溶液
相同条件下,a、b两管中产生的气体总体积可能相等
D
负极
Fe(OH)3胶体和导电液
b管中液体颜色加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用碱性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燃料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为:H2 – 2e= 2H+
B.若要实现铁上镀铜,则a极是铁,b极是铜
C.若a极是粗铜,b极是纯铜时,a极逐渐溶解,b极上有铜析出
D.a、b两极均是石墨时,在相同条件下当电池中消耗H2 22.4 L(标准状况)时,a极析出铜64 g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已知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如下反应:负极:Pb+SO42-―2e=PbSO4,正极:PbO2+4H+SO42-+2 e=PbSO4+2H2O,当铅蓄电池放电转移的电子能氧化Cl-制得Cl2 22.4L(标况)时,电池内消耗的硫酸的物质的量至少是                   (   )
A.2.5 molB.2 mol C.1 molD.5 mol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