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下溶解度表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NaCl35.736.0 36.537.338.439.8NH4Cl29.437.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根据以下溶解度表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溶解度/g
| NaCl
| 35.7
| 36.0
| 36.5
| 37.3
| 38.4
| 39.8
| NH4Cl
| 29.4
| 37.2
| 45.8
| 55.2
| 65.6
| 77.3
| A.NaCl的溶解度都小于NH4Cl B.在100℃时,NH4Cl的不饱和溶液通过降温变成饱和溶液,且质量分数变大 C.在80℃时,NaCl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蒸发得到饱和溶液 D.40℃时,向分别盛有40 g的NaCl和NH4Cl的两个烧杯中各加入100 g水,均得饱和溶液 |
答案
C |
解析
A.由表知,不是在所有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都小于NH4Cl,故A错误; B.在100℃时,NH4Cl的不饱和溶液通过降温变成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不变或变小;故B错误; C.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在80℃时,NaCl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蒸发得到饱和溶液,故C正确; D.由表知,40℃时,向分别盛有40 g的NaCl和NH4Cl的两个烧杯中各加入100 g水,只有氯化钠溶液是饱和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
举一反三
为确定某一因素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A、B、C、D四个实验中能与实验I作为一组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编号
| 温度
| 溶剂种类
| 溶剂体积
| 加入固体质量
| 溶解情况
| 实验I
| 20℃
| 水
| 10 mL
| 5 g硝酸钾
| 部分溶解
| A
| 20℃
| 酒精
| 10 mL
| 50 g硝酸钾
| 几乎不溶解
| B
| 20℃
| 水
| 10 mL
| 5 g食盐
| 部分溶解
| C
| 80℃
| 水
| 20 mL
| 5 g硝酸钾
| 全部溶解
| D
| 80℃
| 水
| 10 mL
| 10 g硝酸钾
| 全部溶解
|
|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⑴图中P点的含义是 。 ⑵40℃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 乙(填“>”、“=”或“<”)。20℃时,将50 g乙物质放入100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解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⑶20℃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上述实验过程中所得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写序号,2分), 溶液与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B.20℃时,将60g甲加入100g水中得到溶液A,若再加 入100g水,会使溶液A的质量分数变小 | C.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33.3% | D.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
|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 B.t3℃时,将20 g固体乙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70 g溶液 | C.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D.将t1℃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 (填“能”或“不能”)。 (3)将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若将a物质从a和少量b的混合溶液中分离出来,宜采用的提纯方法是 。 (5)要使c物质的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