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呼吸面具的制氧原理产生好奇心,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呼吸面具中制取氧气的主要原料是固体过氧化钠(Na2O2)。过氧化钠分别能和二氧化碳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呼吸面具的制氧原理产生好奇心,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呼吸面具中制取氧气的主要原料是固体过氧化钠(Na2O2)。过氧化钠分别能和二氧化碳、水反应都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为了测定呼吸面具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该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固定装置一略去)开展探究,并得到正确的结论。 已知,装置B中盛有饱和NaHCO3溶液(NaHCO3不与CO2反应),碱石灰是由固体NaOH和CaO组成的混合物。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反应所需试剂均足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装置A的作用是 ; (2)不用装置E代替装置C的理由是 。 (3)装置D中过氧化钠药品的质量为mg,装置D在反应前后的总质量n1g和n2g。若药品中所含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化学反应,则药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 。 |
答案
(1)锥形瓶 产生实验所需的二氧化碳(2)碱石灰还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3)1950(n2-n1)/ 7m % |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知道(1)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装置A的作用是产生所需的二氧化碳;(2)不用装置E代替装置C的理由是碱石灰还能与二氧化碳反应;(3)装置D中过氧化钠药品的质量为mg,装置D在反应前后的总质量n1g和n2g。若药品中所含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化学反应,则药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为:设过氧化钠的质量为x,则2Na2O2+2CO22Na2CO3+O2 △ 156 212 56 X (n2-n1) X= 156(n2-n1)/56 则药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56(n2-n1)/56×m×100%=1950(n2-n1)/ 7m % |
举一反三
(6分)现有某黄铜(铜锌合金,假定其他成分均不与盐酸反应)样品,请从下图中选择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最简单的实验测定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要选择的装置是 (填装置编号)。若产生的气体从左向右流,则接口的顺序 为 (填接口字母代号); (3)细心观察发现:盛装溶液的试剂瓶与收集气体的集气瓶都有磨砂部分,所不同的是集气瓶的磨砂部分位于 。 a.瓶底内壁 b.瓶口边缘 c.瓶颈内壁 d.瓶底外壁 (4)仪器组装好后,在开始实验时,要先 。 (5)若实验样品的质量是9.9g,实验中测定氢气的体积是1.1L(氢气密度为0.09g/L),则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 |
(12分)甲、乙两同学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观察与讨论1】甲同学在做实验时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① 。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 【观察与讨论2】乙同学在做实验时开始没有观察到气泡产生,于是对碳酸钠能否与盐酸反应表示怀疑。甲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先发生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继续滴加稀盐酸,再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所以甲同学认为,乙同学实验时还应 ② ,才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观察与讨论3】甲同学先将废液缓慢倒入一洁净的废液杯中,乙同学在观察到气泡产生后,也将实验废液缓慢倒入该废液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经过讨论确定,甲同学的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一定有 ③ ,乙同学的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一定有 ④ (均写化学式)。 为了处理实验后产生的废液,甲、乙同学决定对废液杯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1:废液中含有 ⑤ (写化学式)两种溶质。 猜想2:废液中含有 ⑥ (写化学式)三种溶质。 猜想3:废液中含有NaHCO3、CaCl2、 NaCl三种溶质。 【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无气泡产生。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结论与反思】(1)猜想 ⑦ (填“1”或“2” 或“3”)正确。 (2)要得到相同的结论,还可采用很多种方法。如加入氧化铁粉末,可观察到溶液呈 ⑧ 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⑨ 。 【表达与交流】甲、乙同学确认了最终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若直接排放,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⑩ ,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方法是 ⑪ 。 |
(每空2分,共10分) 益阳市生产的松花皮蛋全国闻名。将水、生石灰、纯碱、食盐按100∶11.2∶5.3∶3.5的质量比混合而成料浆,将鲜鸭蛋粘上料浆密封一段时间即可得到松花皮蛋。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料浆澄清液(“料液”)的主要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料液的主要成分(H2O除外)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实验小组的同学通过充分讨论,作出了如下猜想: ①料液中一定含有NaOH、NaCl、Ca(OH)2 ②料液中一定含有NaOH、NaCl、Na2CO3 【对猜想的解释】 (1)料液中一定没有CaO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料液中一定存在NaOH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进行实验】 Ⅰ.取适量料液放入试管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料液显红色。 Ⅱ.取适量料液放入试管中,滴加少量Na2CO3溶液,料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Ⅲ.取适量料液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直到过量,没有现象发生。 【实验结论】 (3)该料液中含有的物质除NaOH与NaCl外,还一定含有________(填化学式)。 【交流与拓展】 (4)松花皮蛋味道鲜美,但直接食用会稍有涩味。如果将松花皮蛋蘸上食醋食用,则轻微涩味会被去除,味道变得更为鲜美可口。请你说明食醋可以去除松花皮蛋涩味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5)现在有的皮蛋厂直接用烧碱(NaOH)代替生石灰和纯碱,但制得的皮蛋口感不如益阳产松花皮蛋。烧碱一定要密封保存,其理由是____________(选序号填空)。A.烧碱易吸水潮解 | B.烧碱易吸收空气中的CO2而变质 | C.烧碱具有强腐蚀性 | D.烧碱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
|
有一种神奇的蜡烛,点一任你怎么吹也吹不灭,而且看上去和普通的蜡烛一模一样,那么到底是什么玄机能让蜡烛持续燃烧?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查阅资料:普通蜡烛由石蜡和蜡烛芯制成,而吹不灭的蜡烛是在蜡烛芯上包裹一层打火石的粉末,打火石是由某种金属掺入少量稀土元素制成的合金,它的着火点只有150℃,当蜡烛燃烧时,金属并不燃烧;但当蜡烛吹灭后,未冷却的金属接触到氧气就发生燃烧,从而使蜡烛复燃. 老师告诉同学们,蜡烛芯内打火石中的某种金属可能是镁、铁或铜中的一种,为确定该金属的成分,大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你填空和回答有关问题(注:不考虑打火石中稀土元素对探究金属性质的影响).
实验
|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
| 切开蜡烛,取出打火石,用砂纸打磨
| 打火石呈银白色
| 该金属一定不是 .
| 2
| 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 有无色气体产生,
| 该金属一定不是铁,而是镁
| 反思交流: (1)实验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这种蜡烛燃烧时,蜡烛芯里的金属为什么不燃烧? (3)这种“吹不灭”的蜡烛实际上也可以熄灭,你采用的方法是 . |
(10分)为探究气体X的组成,某兴趣小组进行图12所示实验(固定装置未画出)。 【资料在线】 (1)加热条件下,气体X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氮气。 (2)碱石灰为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不与气体X反应。 无水氯化钙可吸收气体X。 (3)本实验条件下,氮气密度为1.15g·L-1,装置内空气中的水与二氧化碳对相关数据测定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 (1)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2)取一定量氧化铜,准确称得其质量为2.40g。 (3)按图12所示装入药品,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Ⅰ(见表1)。 (4)连接A、B、C装置, 将气体X缓缓通入一段时间后,连接上D装置,读数后开始加热。当A装置中氧化铜反应完全,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气体 X至玻璃管冷却,再次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Ⅱ(见表1)。 【实验装置】
【相关数据】
【回答问题】 (1)B装置中氧化钙吸水的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 ,说明氧化铜已反应完全,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气体X至玻璃管冷却的目的是 。 (3)分析实验测量的数据,生成水的质量为 g,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g。 由此推知,气体X中一定 (填“有”或 “没有”)氧元素。 (4)通过计算推导出气体X的化学式。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