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铜,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实验室现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1)丙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铜,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实验室现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1)丙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铜,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实验室现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

(1)丙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现象是                ,该实验证明一氧化碳气体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2)证明一氧化碳存在的另一个现象是            ,气囊的作用是             
(3)综合考虑之后你认为要完成该实验探究,相关装置的连接顺序应该是              
答案
(1)CO+ CuOCu + CO2 黑色固体变红色  还原性  氧化铜(CuO)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吸收尾气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3)乙→甲→丙→甲→丁
解析

试题分析:(1)丙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 CuOCu + CO2氧化铜是黑色,铜为红色,所以现象是黑色固体变红色;该实验证明一氧化碳气体具有的化学性质是还原性;该反应中氧化剂是氧化铜(CuO);
(2)因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证明一氧化碳存在的另一个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是污染空气的气体,所以气囊的作用是吸收尾气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3)检验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要用氢氧化钠溶液,而在这个实验这先要除去二氧化碳,排除二氧化碳的干扰,在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然后检验是否发生反应,最后收集尾气,故相关装置的连接顺序应该是乙→甲→丙→甲→丁。
举一反三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可以得知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下列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水通电分解时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木炭,得知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
C.天然气能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D.将石蕊试液滴入稀硫酸中溶液显红色,说明石蕊试液能使酸变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改变滴管和小烧杯中的物质可以完成多个简单实验.

(1)若滴管甲中吸有水,烧杯丙中盛有适量生石灰.将滴管甲中的水滴入烧杯丙中,可观察到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装置恢复原状.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气球鼓起的原因是                        ,烧杯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烧杯丁中盛有适量锌粒,将滴管乙中的液体滴入烧杯丁中,烧杯丁中有气泡生成,气球明显鼓起,则滴管乙中所装液体是        ,烧杯丁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滴管甲中吸有稀硫酸,滴管乙中吸有水,烧杯丙中盛有适量小苏打,烧杯丁中盛有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干燥纸花.该实验可用于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先                       ,观察                       ;再                     
(4)若在丙烧杯中盛有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将稀H2SO4通过滴管甲滴入烧杯丙中至恰好完全反应.求: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反应生成Na2SO4的质量分别为多少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化学实验室开放日,老师拿出3瓶无标签的黑色固体粉末,让同学们设计方案将它们一一鉴别开.已知三种粉末分别是木炭、铁粉和氧化铜,又知木炭比水轻且不与稀酸反应.小宇同学只用一种试剂就将它们检验出来.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小宇选用的试剂是                        
(2)确定三种粉末所依据的实验现象分别是:木炭、             ;铁粉、                ;氧化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受到腐蚀(如图所示)的溶液,他们对此产生了兴趣.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究竟是什么?
经过询问实验老师平时的药品保管得知,这瓶无色溶液应该是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中的某一种.为了确定该药品,他们首先进行了理论分析:
(1)小明根据标签上的组成元素认为一定不可能是                       
(2)小英提出,碳酸氢钠、硝酸钠也不可能,你认为她的依据是                               
[设计实验]为了确定该溶液究竟是剩余两种盐的哪一种,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慢慢滴加BaCl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2)静置一段时间后,倾去上层清液,向沉淀中继续滴加稀盐酸
白色沉淀全部溶解,产生大量气泡
 
[实验结论]
(3)该瓶无色溶液是   .生成白色沉淀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反思]
(4)小强认为上述设计实验还可简化,仍能达到目的.小强的实验操作是                    
(5)经查阅资料得知上述五种盐里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溶液呈碱性,其余三种盐的溶液呈中性,请你再设计一种实验方法,确定该溶液究竟是哪种盐.简述实验操作和现象.
(6)[综合计算]现取含有氯化钠杂质的纯碱样品25g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66.2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试计算纯碱样品中杂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装置如图(B中盛有澄清的石灰水),回答问题.

(1)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装置的作用是                                                     
(3)为探究锌、铁、铜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
①锌片浸入稀硫酸中 
②铜片浸入稀硫酸中  
③锌片浸入硫酸亚铁溶液
请补充一个实验来证明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写出实验步骤、现象).
结论:锌、铁、铜的活泼性顺序为Zn>Fe>Cu.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