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请回答编号操作实验现象①分别在试管A、B中加入5mL 5% H2O2溶液,各滴入2滴等浓度 FeC

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请回答编号操作实验现象①分别在试管A、B中加入5mL 5% H2O2溶液,各滴入2滴等浓度 FeC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请回答
编号
操作
实验现象

分别在试管A、B中加入5mL 5% H2O2溶液,各滴入2滴等浓度 FeCl3溶液.待试管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试管A放入盛有5℃左右冷水的烧杯中浸泡;将试管B放入盛有4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浸泡.
试管A中不再产生气泡;试管B中产生的气泡量增大.

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5mL 5% H2O2溶液和5mL 10% H2O2溶液
试管A、B中均未明显见到有气泡产生.
 
(1)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①的目的是                         
实验中滴加FeCl3溶液的目的是                              
(3)实验②未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为了帮助该同学达到实验目的,你提出的对上述操作的改进意见是                                                                                         (用实验中提供的试剂).
(4)某同学在50mL一定浓度的H2O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放出气体的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A、B、C三点所表示的瞬时反应速率最慢的是               
(5)催化剂是化学反应前后               均未改变的一类化学物质.
(6)对于H2O2分解反应,Cu2+也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         ,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       更为合理,其理由是               
②定量分析:用图乙所示装置做对照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答案
故答案为:(1)2H2O22H2O+O2↑;
(2)研究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加快H2O2分解速率,使实验现象易于观察;
(3)将两支试管同时放入盛有相同温度热水的烧杯中,或向两支试管中同时滴入2滴等浓度FeCl3溶液,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
(4)C点的速率;
(5)质量和化学性质;
(6)①溶液中气泡产生的速率; Fe2(SO43;排除氯离子的干扰(合理即可);②收集40mL气体所需的时间.
解析

试题分析:(1)过氧化氢分解,FeCl3在此反应中作催化剂,起催化作用,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速率,反应的方程式为:2H2O22H2O+O2↑;
(2)分别在试管A、B中加入 5mL 5% H2O2溶液,各滴入2滴等浓度 FeCl3溶液.待试管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说明过氧化氢分解能发生,试管A、B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试管A放入盛有5℃左右冷水的烧杯中;将试管B放入盛有4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两支试管不同点是试管A的温度比试管B的温度低,说明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而开始加滴加FeCl3溶液,目的加快H2O2分解,使实验现象易于观察;
(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有浓度、温度、气体的压强、催化剂、固体的表面积,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 5mL 5%H2O2溶液和 5mL10%H2O2溶液,试管A、B中均未见气泡产生,为加快反应速率,可从温度或催化剂的影响角度考虑,如:将两支试管同时放入盛有相同温度热水的烧杯中,或向两支试管中同时滴入2滴等浓度的 FeCl3溶液,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
(4)该图象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生成气体的体积,时间越短生成的气体越多,反应速率越快,所以速率最慢的为C;
(5)催化剂是改变反应的速率,而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
(6))①至于定性分析可以根据产生气泡的速率来进行判断反应的快慢;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要保持其它条件相同,而FeCl3溶液中还有氯离子,CuSO4中含有铜离子,因此氯离子可能也会影响反应速率,产生干扰,所以可将将FeCl3改为Fe2(SO43
②若定量分析反应的快慢可以测定收集40mL的气体所需的时间,时间短则反应快;
举一反三
过氧化钠是化学中常见的一种药品,它是浅黄白色颗粒粉末.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与水中能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方程式:Na2O2+2H2O=2NaOH+H2O2,过氧化氢又能分解放出氧气。
(1)区分水和过氧化氢的实验方法是:                                           ,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                                       
(2)某同学为了证明过氧化钠加入水中生成了氢氧化钠,在生成的溶液中滴加了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先变红后褪为无色,请你对此现象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什么导致溶液先变红再褪色?
猜想与假设:
猜想1:甲同学“可能是无色酚酞溶液变质导致溶液褪色”;
猜想2:乙同学“可能是生成的过氧化氢使溶液褪色”.
实验与结论:
a:甲同学提出的猜想,立即遭到其他同学的反对,因为                              
b: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乙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并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稀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变红后           观察现象
溶液依然为红色
                    
 
讨论交流:你还能提出不同的猜想吗?如果还能提出新的合理的假设和方案你将获得奖励分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猜想3:             
方案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钛(Ti)是一种重要的航天金属材料.某学习小组对三种金属Ti、Al、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假设:a.Ti金属活动性比Al强 b.Al金属活动性比Cu强
查阅资料:钛能与盐酸反应.
实验设计: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观察现象.
操作分析:三种金属加入盐酸前都先用砂布将表面擦光亮,其目的是   
A.除去氧化膜,利于直接反应
B.使表面光亮,易观察现象
C.使反应金属温度相同,易反应
金属
Ti
Al
Cu
与盐酸反应现象
反应缓慢
反应剧烈
无明显现象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原假设中     不正确(填“a”、“b”或“a、b”).
(2)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        
结论应用:能否用铝制容器来盛装波尔多液(含硫酸铜),     (填“能”或“否”),理由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草酸(H2C2O4)是一种有机酸,其晶体(C2H2O4·2H2O)是一种无色晶体,熔点较低,加热会熔化、气化和分解。草酸晶体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草酸晶体受热分解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实验确定碳的氧化物的成分。
【猜想】
猜想1
猜想2
猜想3
只有CO
只有       
CO、CO2都有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实验探究】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      装置(填字母)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气体。
(2)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以下实验现象: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②E装置中        ;③F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气体。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3成立。
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问题讨论】
(1)C装置的作用是                  ;D装置的作用是                     。
(2)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                   
【实验反思】
(1)如图G是用来加热草酸晶体的装置。请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小华认为该装置错误,正确的应是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你认为小华的判断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2)实验室也可用加热草酸晶体的方法获得CO。C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剧毒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CO使人体中毒的原因是      ;收集CO可用H装置,气体应从       端进入(选填“a”或“b”)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明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小明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能否也可以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建筑工地取回一些水泥块,先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1)【猜想】水泥块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结论】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所以水泥块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2)【讨论与反思】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她认为需要增加去探究: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的是(  )
选项
A
B
C
D
方案




结论
比较呼出气体中CO2含量较空气中的多
说明白烟的成分与蜡烛成分相同
说明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而酚酞分子不运动
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