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在实验室验证盐酸化学性质时,将碳酸钠溶液倒入装有稀盐酸的烧杯中看到有气泡产生.为了解两种物质间的反应情况,他决定从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入手进行探究.(1)

小明在实验室验证盐酸化学性质时,将碳酸钠溶液倒入装有稀盐酸的烧杯中看到有气泡产生.为了解两种物质间的反应情况,他决定从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入手进行探究.(1)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小明在实验室验证盐酸化学性质时,将碳酸钠溶液倒入装有稀盐酸的烧杯中看到有气泡产生.为了解两种物质间的反应情况,他决定从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入手进行探究.
(1)小明对反应后溶液溶质组成了两种猜想,请你再补充一种猜想
猜想1:溶质为NaCl和Na2CO3
猜想2:溶质为NaCl和HCl
猜想3:溶质为_________
(2)比较三种猜想,说明你提出猜想3的理由:_________
(3)小明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方案,用两种方法验证了猜想2成立.按要求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法一
取少量反应后溶液,加入_________
 _________
猜想2成立
方法二
取少量反应后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
 _________
猜想2成立
(4)反思与评价:
你认为方法二是否正确_________ ,说出理由:_________
答案
(1)NaCl;
(2)碳酸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
(3)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法一
 锌粒
有气泡产生
 
方法二
 
有白色沉淀生成
 
(4)不正确;氯化钠也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所以不能证明是否含有盐酸
解析

试题分析:(1)由于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时会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以及可能两者中的某一种有剩余分析可知,第三种猜想应该是两者恰好反应时溶质只有氯化钠的情况;
(2)提出猜想3的理由是有可能碳酸钠和盐酸两者恰好反应时的溶液中会只含有氯化钠一种溶质;
(3)依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时氯化钠一定存在,所以可采用鉴定盐酸是否存在的方法进行鉴定,方法一:取氢前的金属锌等,如果能够生成气体(氢气)则溶液中存在盐酸;
方法二:由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时会与硝酸银中的银离子结合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所以取少量反应后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会有白色沉淀产生;
(4)由于氯化钠或盐酸均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所以取少量反应后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并不能证明盐酸一定存在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间的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举一反三
实验室开放日,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活动,验证铜、铁、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实验室提供:
药品:硫酸铜溶液、铜片、锌片、铁钉和氯化锌溶液
仪器:烧杯、试管
用品:砂纸、火柴
(1)在验证三种金属活动顺序时,应该取用哪些药品?
(2)同学们发现有的铁钉上有少量铁锈,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水和      发生了化学反应.据有关资料报道,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请举出一种保护金属资源的方法.
(3)请写出你是怎样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的(过程、现象、结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几年前,一辆载满20t电石的挂车,在浙江滨江区燃起熊熊大火并伴有大量黑烟.事故路面上洒落了五六百米燃着的石头.这辆货车在雨中整整燃烧了一天,消防官兵对大火也束手无措,场面让人震撼.大家对电石的化学性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请你一起与他们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电石的主要成分是碳化钙(CaC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及白色固体.常见的可燃性气体中,乙炔(C2H2)燃烧时伴有大量黑烟.
【猜想与假设】
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可燃性气体是:氧气、氢气或乙炔(C2H2);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是:氧化钙、氢氧化钙或碳酸钙.大家做出以上推断的理由是                 
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该气体不可能是氧气,原因是                  ,白色固体不可能是氧化钙,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适量电石加水反应,收集生成的气体,验纯后点燃.
气体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并伴有浓烈黑烟.
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       
(2)取适量反应后生成的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固体溶解,            
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固体不是碳酸钙
(3)取适量反应后生成的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向上层清液中滴加2~3滴      
溶液变红
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固体是氢氧化钙
 
【反思交流】载有电石的货车可以在雨中整整燃烧一天而不熄灭,说明电石与水的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实验室里,小珂同学看到氢氧化钠试剂瓶的瓶口有一层白色粉末。她对白色粉末的成分作出了一些猜测。
猜测一:可能是氢氧化钠
猜测二:可能是碳酸钠
猜测三:可能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为探究白色粉末的成分,她将该粉末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后,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1)根据实验现象推测,无色气体是       
(2)在溶液2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3)由实验现象可知,猜测       是正确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实验室,同学们设计了如下装置制取纯净的二氧化碳。
【查阅资料】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吸收HCI而不吸收CO2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装置C中AgNO3溶液的作用是              ,依据的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D装置中所盛药品是                 ,若将C、D两装置中药品顺序颠倒,造成的后果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经实验可知,硫酸铜溶液加到过氧化氢溶液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气泡。硫酸铜溶液中有三种粒子(H2O SO42- Cu2+),小明想知道硫酸铜溶液的哪种粒子能使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加快,请你和小明一起通过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并填写空白:①硫酸铜溶液;②稀硫酸;③      

5%的H2O2溶液         5%的H2O2 溶液           5%的H2O2溶液
(1)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哪一种粒子?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还需要进行实验②和③:
在实验②中加入稀硫酸后,无明显变化,说明_________不起催化作用;
在实验③中加入_______后,会观察到大量气泡,证明起催化作用的是__________。
(3)如果要确定硫酸铜是催化剂,还需通过实验确认它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