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丽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将稀盐酸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地看到有气泡产生,她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小丽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将稀盐酸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地看到有气泡产生,她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 . 【提出问题】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小丽对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做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 . 【实验设计】为验证上述猜想哪个正确,小丽设计了如下方案: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小红认为小丽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理由是: . 【实验与结论】小红另外设计并完成了实验,请你帮她填写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步骤1: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
|
| 猜想一 正确
| 步骤2:
|
| |
答案
CO2+2NaOH=Na2CO3+H2O 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OH和 Na2CO3(猜想一、猜想二可以互换) 理由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水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表述合理即可)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步骤1: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 Ca Cl2溶液 (或Ca(NO3)2、BaCl2、Ba(NO3)2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猜想一正确
| 步骤2:将步骤1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无明显现象 (或溶液不变红)
| |
解析
试题分析: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猜想假设】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是部分变质,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也可能是全部变质则含有碳酸钠; 【实验设计】无论氢氧化钠是否变质,酚酞试液都会变成红色,因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水溶液都呈碱性; 【实验与结论】先加入氯化钙等溶液可以证明碳酸钠的存在又可以除去碳酸钠产生白色沉淀;再向上层清液中加入酚酞看是否变色,从而证明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点评:此题是一道关于氢氧化钠变质程度的实验探究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在证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时,先除去氢氧化钠中的碳酸钠,然后再证明剩余溶液显碱性,才能说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
举一反三
小明家的新房装修,瓦工师傅用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抹墙.收工时瓦工师傅把未用完的石灰浆用沙土盖上,以备第二天再用,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石灰浆因变质而失效. (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写出石灰浆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 (2)小明想通过实验验证石灰浆的变质情况,请你帮助小明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样,加一定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 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足量
|
| 该石灰浆部分变质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
| (3)由此小明联想到实验室里的一些药品必须密封保存.实验室中必须密封保存的药品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药品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如澄清的石灰水; ②药品具有挥发性,如 ; ③ ,如浓硫酸. |
天然气作为燃料已进入千家万户,其主要成分是 CH4 (填化学式).它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如果它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什么物质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深究.
【提出猜想】生成物中一定有(填化学式),可能有CO2和CO. 【实验探究】该小组同学生成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猜想. 【现象与结论】 (1)观察到A中,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2. (2)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3)观察到D中粉末由黑色变成 色,证明混合气中含有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交流讨论】(4)小武认为:从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推断出混合气中有一氧化碳,那么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 (5)小文则提出:从环保的角度看,此装置有一个不足之处,你认为是 . |
某实验小组为检验露置在空气中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并确定其组成,开展了一下探究活动. 【讨论与交流】 (1)NaOH能与空气中的 (填化学式)发生反应生成Na2CO3. (2)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 【查阅资料】 (3)NaOH在空气中不会转化成NaHCO3; (4)CaCl2、NaCl的水溶液均呈中性. 【猜想假设】猜想一:固体全部为NaOH. 猜想一:固体全部为 . 猜想一:固体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将待检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按以下两种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 (填“>”、“<”或“=”),说明猜想一成立.、 方案二:取该溶液少许,往其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待沉淀不再产生,过滤,再往滤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 色,说明猜想三成立. 【归纳与总结】很明显,方案一的结论 (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 【探究与拓展】为进一步确定原固体的组成,该实验小组的同学称取26.6g待检固体,按如图所示过程实验(步骤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请参照图中提供的数据计算:
(5)26.6g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 (6)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7)实验最终所得351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组成的.
(1)石蜡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 (填“大”或“小”). (2)点燃蜡烛在其燃烧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3)取一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观察到两端变黑,中间无明显变化.说明火焰的 (填“外焰”“内焰”或“焰心”)部分温度最高. (4)轻轻一吹即可使蜡烛熄灭,原因是 (填序号). A.降低石蜡的着火点 B.隔绝了空气 C.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
查阅资料得知:氢氧化钠溶液中 含有H2O,Na+,OH﹣.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哪一种粒子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做了三个实验设计: 实验一: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再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二: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5%NaCl(pH=7)溶液,再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三: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ml,5%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实验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观察到的现象是 ,得出的结论是 . (2)实验二观察到的现象是 ,得出的结论是:Na+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3)实验三观察的现象是 ,得出的结论是 . (4)拓展应用:向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的颜色变化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