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没有看到明显现象.【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查阅资料】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实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没有看到明显现象.【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查阅资料】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实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没有看到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查阅资料】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
【实验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同学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溶液由红色变成   
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U型玻璃管中   边的红墨水液面下降(所加稀盐酸的体积忽略不计)
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向其中滴加足量稀盐酸,再测定溶液的pH
最后溶液的pH    (填“≥7”、“≤7”、“不变”
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评价反思】你认为实验设计方案不合理的同学是   ,理由是               
【拓展延伸】另有一位同学向自己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时,溶液变红色,可是红色即可消失了,出现此意外情况的原因是        (填以下序号).
A.所用的酚酞试液是变质的
B.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太小
C.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空气中二氧化碳
答案
[实验设计]甲:无色;HCl+NaOH=NaCl+H2O;乙:左;丙:pH试纸;≤7;[评价反思]乙;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会放出热量;[拓展延伸]B.
解析

试题分析:【实验设计】酚酞试液遇到碱溶液变红,遇到中性溶液或酸性溶液不变色,所以氢氧化钠中滴加盐酸使,当把氢氧化钠反应完了,溶液就会变为无色;反应物是氢氧化钠和盐酸,生成物是氯化钠和水,所以方程式是:HCl+NaOH=NaCl+H2O;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也能放出热量,会导致瓶内温度升高,由于热胀冷缩,所以U型玻璃管中液面左侧下降右侧上升;
测定溶液的pH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中性溶液或酸性溶液都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所以最后所得溶液的pH值可能小于7,也可能等于7;
【评价反思】由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出热量,到底热量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放出的,还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的,无法判断,所以乙同学的实验现象不能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
【拓展延伸】由于溶液变红色了,说明酚酞试液没有变质,故A错;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空气中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也是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C答案错误;如果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太小会造成,开始滴加酚酞变红,红色即可消失.故选B.
点评:本题是已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以及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的题目,要注意考虑所涉及物质的化学性质,据它们的化学性质来设计方案,这是我们解题的大方向.
举一反三
某肉联厂在鲜肉表面涂抹白色粉末A以延长保质时间。小新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化合物A的化学组成。
【定性研究】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样于试管中,加足量蒸馏水,振荡
样品消失,得到无色澄清溶液

向步骤①所得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向步骤②所得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产生无色无气味气体,溶液褪色
 
根据上述实验可初步推知,A是     
【定量研究】
为进一步探究A的化学组成,进行如下化学实验:
①将盛有292g质量分数为12.5%的稀盐酸的装置置于电子天平上(该装置可确保氯化氢和水蒸气不逸出);
②向装置中加入2.0gA,在天平读数不再变化时记录数据;
③重复②若干次日
④以mA(加入A的质量)为横坐标,以△m(溶液的增重)为纵坐标,绘得图。

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反应生成的气体的总质量为     g;
(2)A中阳离子与阴离子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     
(3)A的化学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金属铁的知识后,为了解铜及其常见化合物的性质,运用类比的思想提出了如下问题,并进行探究。请帮助完成下列有关研究并填写有关空白。
(1)【提出问题】
①铁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铜能吗?铜与浓硫酸会发生反应吗?
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铜“生锈”需要什么条件?
③氧化铁能够被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可以吗?氧化铜能直接转化为氢氧化铜吗?氧化铜还有哪些性质?
④有哪些途径可以由铜逐步转变为氢氧化铜?
(2)【查阅资料与问题解决】
①铜不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是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排在             之后。 铜能与浓硫酸发生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Cu+2H2SO4(浓)CuSO4+2H2O+SO2↑此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             
②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也能“生锈”形成铜绿,铜绿的主要成分为Cu2 (OH)2 CO3。由此可以推测:铜“生锈”过程中,参与反应的物质有铜、氧气、水和             
③氧化铜可以在加热的条件下被一氧化碳等还原成铜,其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化铜不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但能与硫酸、盐酸等发生复分解反应形成相应的铜盐;在高温下,氧化铜能分解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由铜转化为氢氧化铜,从化学反应的原理看,可以是流程I:

也可以是流程II:

与流程I相比,流程Ⅱ的优点是                            
还可以有更多的流程。若流程Ⅲ与流程I相比,也是两步反应,但第一步与铜反应的
试剂不同,则流程Ⅲ中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是一种浅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受热易分解,是生产锂电池的原材料。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验证草酸亚铁热分解的气体产物,并用热重法(TG)确定其分解后固体产物的组成。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
1. 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气体产物是H2O、CO、CO2
2. 白色的无水CuSO4遇水蒸气会变成蓝色
【实验设计】

(1)从环保角度考虑,该套实验装置的明显缺陷是         
(2)可选择以下实验装置中的     (选填:“甲”或“乙”)作为虚线中的“热分解装置”。

【问题讨论】
(3)D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中白色无水CuSO4变成蓝色,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中           (填实验现象),则可证明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气体产物是H2O、CO2、CO。
(4)该兴趣小组进行上述实验时,先点燃热分解装置中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E处的酒精灯,原因是                                             
(5)若通过F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来证明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气体产物中有CO,则需在C和D装置之间增加盛有     (填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溶液的洗气瓶。
【数据分析】
(6)称取3.60g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相对分子质量180)用热重法对其进行热分解,得到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分析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过程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3000℃时剩余固体只有一种且是铁的氧化物,试通过计算确定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或名称         。(请写出计算过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的是用聚乙烯制成的,有的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小凤对包装食品的塑料袋进行探究,以验证其成分.

作出猜想:①该塑料袋是用聚乙烯制成的   ②该塑料袋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
查阅资料: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聚氯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氢;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遇水变为蓝色.
实验探究:小凤将装置按A、B、C、D顺序连接好后,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B、D产生明显现象,C无明显现象,说明塑料袋没有     气体生成(填化学式).B装置的作用是              ;D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证明,猜想        是正确的.
交流反思:①从化学角度分析,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会导致        
②连接实验仪器时,能否       (填“能“或“不能”)将B、C位置进行交换,理由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天化学兴趣小组听老师讲:“浓硫酸加衣服等于洞洞眼眼,还有刺激性气味产生”.兴趣小组结合浓硫酸的性质思考,难道浓硫酸能与碳单质反应?若反应,会生成什么呢?
[查阅资料]:
①S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SO2=CaSO3+H2O;
②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用于检验SO2存在;
③SO2能与溴水反应而被吸收  SO2+Br2+2H2O=H2SO4+2HBr.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看,可能生成H2、CO2、CO、SO2气体及H2O;
[实验步骤]: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步骤:

(1)按上述图示安装好仪器;  
(2)检查气密性;
(3)加入对应药品,并将浓H2SO4放入烧杯中;  
(4)加热A,加热H;
(5)停止加热.
[实验分析]:
(1)B处,固体由白色变蓝色,说明有H2O生成;
(2)C处,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有       (填化学式)生成;
(3)E处,品红溶液不褪色,说明        (填化学式)已被除尽;
(4)F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产生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       
(5)H、I处无现象,说明无CO、H2生成.
[实验结论]:
(1)气体中有H2O和           生成,无CO、H2生成;
(2)浓硫酸能与碳单质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