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括号中的试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错误的是(  )A.除去CO2中的CO(灼热的CuO)B.除去O2中的H2O蒸汽(CaO)C.除去NaCl溶液中的N

用括号中的试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错误的是(  )A.除去CO2中的CO(灼热的CuO)B.除去O2中的H2O蒸汽(CaO)C.除去NaCl溶液中的N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用括号中的试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错误的是(  )
A.除去CO2中的CO(灼热的CuO)
B.除去O2中的H2O蒸汽(CaO)
C.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CaCl2溶液)
D.除去C粉中的Cu粉(稀硫酸)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A、CO能与灼热的CuO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正确.
B、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正确.
C、Na2CO3能与C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正确.
D、C和Cu均不能与稀硫酸反应,不能把杂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错误.
故选D.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已知A,B,C,D,E均为初中化学中最常见的化合物,A是氧化物,它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B,C,D,E都由三种元素组成,其中B,D是碱,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即部分生成物省略):

(1)写出化学式:A     ;B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属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涤纶面料与羊毛面料
取样后,分别灼烧,闻气味
B
检验废水中是否含有SO42
取样后,滴加BaCl2溶液
C
鉴别碳粉和氧化铜粉末
取样后,分别加入稀硫酸,加热
D
鉴别硬水和软水
取样后,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已知A﹣E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A和D是两种常见的碱;B是一种常见的酸,且只含有两种元素;C是一种钠盐.它们相互间转化或发生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请回答:
(1)B的化学式是          ,C的化学式是          
(2)C→E发生的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对纯碱(Na2CO3)和小苏打(NaHCO3)两种固体进行实验探究.

(1)写出甲、丙两种仪器的名称:甲        ,乙           
(2)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乙仪器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丙仪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该实验探究利用的科学方法是            (填“控制变量法”、“对比观察法”或“定量分析法”),实验目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1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其中A、H、I、J、K是单质,D、G常温下是气体.

请回答:
(1)B的化学式是        
(2)反应C→B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如果反应I→J的现象是固体粉末由黑色变红色,则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如果反应G→K的现象是固体粉末由红色变黑色,则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反应E→F中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所加稀盐酸的体积(V稀盐酸)的关系如图2所示.由此可推知上述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以钠的化合物表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