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变红铁没有铜活泼B氢气通入灼热的氧化铜粉末中红色粉末变黑氢气具有还原性C向汗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变红铁没有铜活泼B氢气通入灼热的氧化铜粉末中红色粉末变黑氢气具有还原性C向汗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铁钉变红
铁没有铜活泼
B
氢气通入灼热的氧化铜粉末中
红色粉末变黑
氢气具有还原性
C
向汗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稀硝酸
产生白色沉淀
汗液中含有氯离子
D
纯碱与盐酸混合
有气泡产生
纯碱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A、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将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变红,说明铁比铜活泼,故错误;
B、氢气通入灼热的氧化铜粉末中,若黑色粉末变红,说明氢气具有还原性,现象描述错误,故错误;
C、硝酸银溶液可与含氯离子的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银白色沉淀,可用此性质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故向汗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稀硝酸后产生白色沉淀,可证明汗液中含有氯离子,正确;
D、纯碱与盐酸混合有气泡产生,说明二者可发生反应,但纯碱是盐,二者发生的不是中和反应,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之间的反应、氯离子的检验、中和反应等知识,掌握相关知识才能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解答.
举一反三
在化学实验中关注“气泡”情况很重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复分解反应条件之一:生成物中有气体(气泡)产生
B.排水集气法: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还不能收集气体
C.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碳酸钠:滴加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即可
D.检查装置气密性:导气管伸入水中,手握容器外壁,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集气瓶内,木条熄灭,说明瓶内的气体是CO2
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少有的CO
C.不用另加试剂就可以把MgSO4、KOH、HCl、BaCl2四种溶液鉴别出来
D.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符合图示甲、乙、丙两两混合后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的是

 
 甲
 乙
 丙
 ①
 盐酸
 Na2CO3溶液
 Ca(OH)2溶液
 ②
 
盐酸
 K2CO3溶液
 CaCl2溶液
 ③
 
盐酸
 K2CO3溶液
 Ba(OH)2溶液
 ④
 
盐酸
 Na2CO3溶液
BaCl2溶液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气体可能含有H2、CO、CO2和CH4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认其组成,某同学取一定量该气体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和吸收)实验过程中装置A无明显变化;实验结束后装置C中增重5.4g,装置D中增重6.6g.

(1)装置B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                       
(2)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该气体可能的组成有             (填序号).
①CH4 ②CH4和H2  ③CH4和CO2  ④CH4和CO ⑤H2和CO ⑥CH4、H2和CO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试剂中,不能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盐酸的是(  )
A.酚酞溶液B.PH试纸C.碳酸氢钠D.紫色石蕊溶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