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下图是某些常见物质之间转化关系,已知D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单质,B为氧化物,C是一种稀酸,其浓溶液用水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E为蓝色溶液,A、F

(6分)下图是某些常见物质之间转化关系,已知D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单质,B为氧化物,C是一种稀酸,其浓溶液用水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E为蓝色溶液,A、F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6分)下图是某些常见物质之间转化关系,已知D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单质,B为氧化物,C是一种稀酸,其浓溶液用水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E为蓝色溶液,A、F均为单质。试回答下列问题(框图中的反应条件和有些生成物已略去):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2)上述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     个,请写出其中任意一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3)请写出F在生产生活中的任意一种用途       
答案
(6分)(1)A.H2   B. CuO
(2)3      H2+CuOCu+H2O(2Al+3CuSO4=Al2(SO4)3+3Cu、
2Al+3H2SO4=Al2(SO4)3+3H2↑)
(3)做导线(铜火锅、水壶、电器等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
分析:推断题的关键是寻找突破口,D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单质,可知D是铝,C是一种稀酸,其浓溶液用水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可知C是硫酸,E为蓝色溶液,其中含有铜离子,然后根据物质间的化学反应推测出其他物质.
解:根据题目信息可知,①D是铝,C是硫酸,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方程式为:2Al+3H2SO4=Al2(SO43+3H2↑,属于置换反应,而A为单质,说明是A氢气;
②D是铝与可溶性的铜离子的溶液反应生成铜和对应的盐溶液,是金属+盐=新的(金属+盐),属于置换反应,F为单质,故F是铜,根据其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能,可用来做导线、水壶等;
③A、B反应生成铜,A为氢气,B是氧化物,故B是氧化铜,所以该反应是:H2+CuOCu+H2O,属于置换反应;④B是氧化铜,C是硫酸,故反应为:CuO+H2SO4=CuSO4+H2O,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D和E反应方程式为:2Al+3CuSO4=Al2(SO43+3Cu.
故答案为:
(1)A.H2   B. CuO;
(2)3、H2+CuOCu+H2O(2Al+3CuSO4=Al2(SO43+3Cu、2Al+3H2SO4=Al2(SO43+3H2↑);
(3)做导线(铜火锅、水壶、电器等合理答案均可)
点评:解题时根据题目所给信息,找出突破口,然后依据各物质间的反应及题目信息进行判断.
举一反三
(7分)下图是对生成氯化钠反应关系的归纳与整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常见的碱,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说出NaHC03在医疗上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 。
(4)反应③、④、⑤、⑥能够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配制200g 8%的NaCl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_g,配制过程中为了加快NaCl的溶解,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9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是人类使用的三大类基础材料,它们以各自的特点满足着人类多方面的需要。
(1)金属材料中,有一类贮氢合金能够结合氢气形成金属化合物,并在一定条件下分解释放出氢气,该贮运原理属于________变化。钢铁是制造轮船的主要金属材料,船身外通常装上一定数目比铁更活泼的金属块以防止腐蚀,该金属块可以选择_____________(选填“铜块”、“锌块”、“铅块”)。
(2)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用于电子工业的高纯碳酸钙、高纯氧化钙生产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硝酸钙与碳酸铵在溶液中反应,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②实验室常采用______________操作进行沉淀分离。
③生产高纯碳酸钙时,选择“220℃恒温干燥”而不选择“灼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
④高纯氧化钙生产过程中,“干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有机高分子材料“玉米塑料”,因其可降解被广泛用来替代一次性泡沫塑料,“玉米塑料”的使用可减少____________污染。20世纪30年代,尼龙因其抽成细丝极像蚕丝而被推向世界,生活中可采用__________方法区分尼龙和蚕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鸡蛋清中含有蛋白质,用鸡蛋清做下面的实验,可以从中了解蛋白质的一些特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已知:①金属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与水反应生成氧氧化钠和氢气;②难溶于水的碱受热分解生成相应的氧化物和水。A、B、C、D、E、F、G、H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甲、乙、丙是三种金属。其中甲最活泼,乙是红色金属,丙能被磁铁吸引。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E、G的化学式:A   ▲  ,E   ▲  ,G   ▲  
(2)操作X的名称是    ▲  
(3)①无色溶液D与蓝色溶液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金属甲与无色液体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   ▲   
③蓝色沉淀H受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无色气体C在点燃或加热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A.用肥皂水鉴别软水和硬水
B.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空气和氧气
C.用灼烧法鉴别棉纤维和羊毛纤维
D.用酚酞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