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昕同学在整理实验室药品时,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他猜测该药品可能变质.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1)猜想:他猜测

张昕同学在整理实验室药品时,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他猜测该药品可能变质.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1)猜想:他猜测

题型:邵阳难度:来源:
张昕同学在整理实验室药品时,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他猜测该药品可能变质.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猜想:他猜测氢氧化钠固体已变质,其依据是氢氧化钠曝露在空气中时,不仅吸收水分,还会与______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验证猜想:张昕同学取少量该氢氧化钠固体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有______产生,由此证明氢氧化钠已变质,其产生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3)反思与应用:张昕认为所学过的物质中,还有______等物质也具有在空气中易变质的性质,应该密封保存.
答案
(1)氢氧化钠放置在空气中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故答案为:二氧化碳    2NaOH+CO2=Na2CO3+H2O
(2)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会变质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气泡    Na2CO3+2HCl=2NaCl+H2O+CO2
(3)氧化钙放置在空气中会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容易变质;氢氧化钙放置在空气中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容易变质.
故答案为:氧化钙     氢氧化钙
举一反三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如图)的试剂.实验员告诉小明,这瓶试剂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为确定试剂成分,小明进行如下实验:
题型:湖州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嘉兴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宁波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衢州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台州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取5毫升试剂于A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试液…
另取5毫升试剂于B试管中,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红色固体,这些红色固体是什么物质?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反应温度不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产物可能是Cu或Cu2O,Cu和Cu2O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但氧化亚铜能与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SO4+Cu+H2O
 为探究反应后的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他们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一:红色固体只有Cu
假设二:红色固体只有Cu2O
假设三:红色固体中有Cu和Cu2O
请回答有关问题:
(1)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若无明显现象,则假设______成立;若看到溶液变成蓝色,且仍有红色固体,则能否支持假设三?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2)现将3克红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后的溶液过滤,称得烘干后的滤渣质量为1.4克,则原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______.
小科发现暖水瓶中有一层淡黄色的水垢.据悉,该地区的水垢中除了碳酸钙外,无其它盐类.他想探究还有没有其它物质,于是他收集水垢后经低温烘干进行下列实验:

魔方格

(1)取2.5g水垢按图甲中的A装置高温加热充分反应(已知CaCO3
 高温 
.
 
CaO+CO2↑),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B、C装置,实验后发现C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增加了0.88g.
①写出C装置中发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②B装置中的浓硫酸是用来吸收反应中产生的水蒸气,这是利用了浓硫酸的______性.
③该水垢所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2)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实验,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原因是______.
如图所示,为了测定实验室中高锰酸钾样品的纯度(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小衢称取4.0g该样品于试管中加热,用量筒收集生成的气体.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移去酒精灯.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得到0.23升氧气(常温下氧气的密度约为1.4克/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小衢采用______法收集氧气,收集到氧气的质量约______克(保留2位小数).
(2)该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下列有关本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酒精灯加热时间过短,会导致所测高锰酸钾质量分数偏小
B、橡皮管不伸入量筒底部,气体无法顺利进入量筒
C、橡皮管伸入量筒底部,可使测得的氧气体积更准确
D、橡皮管伸入量筒底部,可以避免移去酒精灯而导致水倒吸入试管.魔方格
特活泼金属能否将较不活泼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小美、小丽同学做了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
[实验一]把一块比绿豆略大的金属钠,放入盛有20毫升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发现金属钠浮在液面上不停打转,并发出嘶嘶声,烧杯发烫,表层溶液中出现了蓝色絮状沉淀,絮状物慢慢下沉渐渐增多,并没有出现紫红色的铜.正准备整理器材,她们突然发现蓝色沉淀渐渐变黑.
[提出问题]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实验二]搭建分离装置,经过______、洗涤、干燥,得到少量的黑色粉末.
[查阅资料]常见的黑色不溶于水的固体有: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氧化铜、炭粉等.
小丽猜想:黑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铜,不可能是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炭粉.你认为小丽作出如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小美猜想:黑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依据是量少而又细小的铜粉杂在氧化铜之间可能看不清.
[实验三]为了进一步证实该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铜,她们取少量该粉末放入试管,加入一定量的______溶液,略微加热,发现固体全部消失,从而证实了______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那么蓝色絮状沉淀怎么变成黑色固体的呢?
[查阅资料]Cu(OH)2的起始分解温度约66℃.
[实验反思]至此,谜底全部解开.为确保蓝色沉淀不分解,实验过程中要注意:
(1)控制实验的初始温度;
(2)放入的金属钠需适量;
(3)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