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抗消化性溃疡的药品是碳酸钙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某校课外小组同学设计实验验证该药品的的成分,并探究各组分的质量比。 【查阅资料】部分内容如下:碳酸钙是白色固体

某种抗消化性溃疡的药品是碳酸钙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某校课外小组同学设计实验验证该药品的的成分,并探究各组分的质量比。 【查阅资料】部分内容如下:碳酸钙是白色固体

题型:北京市期中题难度:来源:
某种抗消化性溃疡的药品是碳酸钙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某校课外小组同学设计实验验证该药品的的成分,并探究各组分的质量比。
【查阅资料】部分内容如下:碳酸钙是白色固体,不溶于水;碳酸氢钠是白色固体,溶于水。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反应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 +H2O +CO2 ↑ 。
【实验验证】 (1)验证该药品中含有碳酸钙。
①称取4.2g该药品,加入50g水,充分溶解。(该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8. 4g)
②过滤步骤①得到的混合物,分别得到澄清透明的滤液和白色固体。①和②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③将白色固体烘干,称量,质量为2.1g。
④将白色固体放人左侧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右侧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实验结论:该药品中含有碳酸钙。
根据此实验,推断该药品中碳酸钙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 。
(2)验证该药品中含有碳酸氢钠。该小组同学提出了几种不同的方案。
方案1:取少量(1)中得到的滤液,滴加稀盐酸,生成一种可使燃着木条熄灭 的无色气体。你认为该方案能否验证该药品中含有碳酸氢钠,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 。
方案2:将(1)中得到的滤液加热蒸发,称量得到的白色固体质量为1.3 g。白色固体质量远小于预测质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该现象能够说明该药品中含有的另一种成分是碳酸氢钠。
方案3:(见下图)    
①调节天平平衡。
②在左侧烧杯加入4.2g该药品,右侧烧杯中加入______________,此时天平保持平衡。
③分别向两个烧杯中滴加等量的稀盐酸,至不再有固体剩余。天平仍保持平衡。 该现象能够说明该药品中含有的另一种成分是碳酸氢钠。
你认为再学习哪些知识,也可以用来验证该药品中含有的另一种成分是碳酸氢钠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②烧杯玻璃棒;④导管口有气体冒出 ;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1:1
(2)方案1:不能。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该现象不能证明含有碳酸氢钠。
方案2: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写化学方程式也可),所以质量减少
方案3:②2.1g碳酸钙和2.1g碳酸氢钠
碳酸氢钠的检验方法、碳酸氢根的检验方法、钠离子的检验方法、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区别等
举一反三
张老师利用下图装置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兴趣实验。a是气球,b中放人白色的碳酸钡固体,c、d是胶头滴管,d中吸入氢氧化钠的浓溶液。
(1)首先将滴管c中的液体挤入集气瓶b中,观察到气球涨大,b中白色固体消失,则c中液体的名称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 ,(只写一种)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
(2)然后将滴管d中的液体挤入集气瓶b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与此现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北京市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小东和小明收集了两个形状、大小、轻重和硬度均不同的易拉罐, 如图所示。他们很想知道每个易拉罐的材料成分,于是展开了以下探究过程。
【查阅资料】
(1) 1804年,法国人阿佩尔发明了用玻璃瓶储存食物。1823年,英国人丢兰特申请了专利,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家马口铁(铁皮上镀层锡)罐头厂。1947年,世界上第一只铝罐在美国人莱伊诺尔茨手中诞生。
(2)几种金属的物理数据。
【提出猜想】图示易拉罐是铁罐或铝罐。
【小东实验】小东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用于判断易拉罐的材料成分。
(1)将两个易拉罐碎片放入烧杯,加入等量等浓度的盐酸,设计此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写出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将两个易拉罐裁成条状放入试管中,加入等量等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小明认为小东的这个实验不可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写出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
【小明实验】小明做了两个实验,确定了易拉罐的材料成分。
(3)取来两罐饮料,不断摇动,然后打开,A罐中没有气体冒出,B罐中有大量气体冒出。随后挤压两罐.A罐材料比B罐材料的硬度____(填“大”或“小”);
(4)将两个易拉罐加热、擦掉表面油漆,露出灰黑色金属表面,用刀在金属表面刻出划痕,然后裁成条状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如下图所示,放置一段时间后,A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B 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 
【实验结论】(5)A罐和B罐材料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反思】(6)小明运用自己所做的实验(2),还可以说明资料中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 。
题型:北京市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在查阅资料时得知:市售纯碱样品常混有氯化钠杂质。
该同学设计了如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测定市售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夹持装置已略去)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称量5.5 g市售纯碱样品放入烧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
③从分液漏斗中滴入稀硫酸,直到 不再产生气体时为止;
④缓缓鼓入一定量的N2
⑤称量B瓶及溶液的质量,发现增重2.2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
(2)鼓入一定量的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
(3)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换成浓盐酸,测试的结果 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 或“不变”)
(4)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5)若用与上述实验反应原理不同的实验来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实验原理____________ 。
题型:北京市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水田或池塘里常常不时地冒出一些气泡,几位同学决定弄清这种气泡的成分。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如下的探究:
[猜想]I.这种气体含有CO2
Ⅱ.这种气体含有CH4
[实验和结论] (1)在水田中一位同学用木棍搅拌淤泥,另一位同学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于水中的气泡上方接收气体,如此重复几次后集满了两瓶气体。这种集气方法属于_____________。
(2)将一个集气瓶的玻璃片移开少许,向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盖好玻璃片反复振荡,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猜想Ⅰ”_____________ (填“成立”或“不成立”);然后移开玻璃片,立即用燃着的火柴靠近瓶口,剩余气体“噗”的一声燃烧起来,一位同学就认为“猜想Ⅱ”成立,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另几位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说明CH4存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这种可燃性气体含 有碳和氢,他们把另一瓶气体装配为如图所示的装置,旋开活塞放水到集气瓶中,经验纯后用燃着的火柴靠近导管口,气体燃烧起来,紧接着的操作、现象和判断是:
①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于火焰上方,如果杯底变浑浊,说明该气体中含碳;
②________________ 。干燥管中的碱石灰(CaO+固体NaOH)所起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 

[拓展](4)如果要进一步确证这种含有C和H的可燃性气体就是CH4,还应该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通过对“金属和金属材料…"燃烧和灭火”的复习,同学们 对课本上“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以及“支持燃烧的气体一般是氧气”这两句话产生了质疑。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用金属钠来探究下列问题:
[问题](1)金属钠能否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
(2)金属钠能否在其他气体(如CO2)中燃烧?
[查阅资料]金属Na性质活泼,常温下,它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钠,氧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金属钠还可以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
[实验探究]
[实验一]①在实验室中,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②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煤油后投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但没有红色的物质析出;
③按照步骤②将金属钠投入水中,待反应结束后滴加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变红。
[实验二]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观察到钠在CO2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内附着黑色颗粒,并黏附着白色物质。
[问题讨论]
(1)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
(2)根据上述资料和实验一中的现象写出钠块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实验二中生成的黑色颗粒是碳,而白色物质可能是什么呢?
①同学们围绕白色物质可能是什么产生如下猜想:甲认为白色物质是氧化钠,乙认为是碳酸钠,丙认为是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丁认为是氢氧化钠。 我认为丁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
②对白色物质是什么进行实验再探究,方案设计如下:
方案1: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 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结论:白色物质中一定有氧化钠。
方案2: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滴加足量稀盐酸,溶液中有 气泡冒出。结论:白色物质中一定有 。
方案3: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__(填序号)(供选试剂:A.石灰水 B.氯化钙溶液 C.硫酸铜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然后过滤,再向溶液里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出现。则 ___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的猜想成立。
③评价与反思:小娟同学认为实验方案1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
④结论:金属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