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热电厂使用的燃料是含硫较多的煤。该厂附近一所中学的同学经常闻到空气有异味,且空气能见度差。学习化学后,同学们意识到这有可能是该厂排出的废气超标造成的,于是在

某市热电厂使用的燃料是含硫较多的煤。该厂附近一所中学的同学经常闻到空气有异味,且空气能见度差。学习化学后,同学们意识到这有可能是该厂排出的废气超标造成的,于是在

题型:四川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某市热电厂使用的燃料是含硫较多的煤。该厂附近一所中学的同学经常闻到空气有异味,且空气能见度差。学习化学后,同学们意识到这有可能是该厂排出的废气超标造成的,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探究实验,请你填写下列空白。
【提出问题】该厂附近所降雨水是否是酸雨?空气里SO2是否超标呢?
【查阅资料】Ⅰ.我国关于SO2在风景区、居民区、工厂区的空气质量最高标准分别见下表:
Ⅱ.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如不与稀盐酸、稀硝酸等反应)。
【设计实验1】第一组同学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计(测pH的仪器)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表所示:
(1)所降雨水_______(填“是”或“不是”)酸雨。
(2)在测定期间内,雨水的酸性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设计实验2】第二小组同学设计以下步骤来测定空气中SO2的含量。
(3)用2L的空可乐瓶采集工厂附近的空气样品。采样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4)向取回的装有空气样品的可乐瓶中倒入NaOH溶液,盖紧瓶塞后充分振荡。仿照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写出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5)加入一定量氧化剂H2O2,使其中Na2SO3完全转化为Na2SO4。向可乐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Na2SO4和B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6)经过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固体质量为1.165mg。计算:1.165mg硫酸钡中硫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m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2L空气样品中SO2的质量为_______mg。由空气质量标准可得出结论:该厂排放的SO2_________________。
【发现新问题】(7)考虑到空气中的各种气体成分,第一组认为第二组同学的SO2的含量偏大,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你提出的实验改进方案是______________。
【反思与应用】为尽快改善该地区的空气质量,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
答案
(1)是
(2)增强
(3)可乐瓶装满水盖上瓶盖拿到工厂附近,然后倒掉水,再盖上瓶盖
(4)SO2+2NaOH==Na2SO3+H2O
(5)BaCl2+Na2SO4==BaSO4↓+2NaCl
(6)0.16;0.32;严重超标
(7)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也要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后生成的碳酸钠要和B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后,再进行其余操作;工厂废气进行治理,达标后再排放
举一反三
某兴趣小组查阅化肥的相关资料得知,长期施用硫酸铵化肥会使土壤酸化.该小组同学想探究室温时硫酸铵饱和溶液的酸碱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方案,请据此回答相关问题。
【猜想或假设】溶液的pH可能为:①pH=7,②pH>7,③_________。
【设计和实验】组内同学分另外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硫酸铵溶液沾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乙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硫酸铵溶液沾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丙同学:将pH试纸直接浸入硫酸铵溶液中,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评价与反思】甲、乙、丙三位同学中操作正确的只有一位,指出另两位同学的操作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与分析】该小组同学根据实验得出以下结论:
①硫酸铵溶液虽然显酸性,但硫酸铵不是酸,而是盐;
②凡是盐的溶液都显酸性。
你认为上述结论错误的是第_________条(填①或②),请举一例说明该条结论不正确,例____________。
题型:云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实验室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满的一瓶五色、无味、无毒的一种气体。请你猜测它是一瓶什么气体?并进行验证(要求写出步骤、现象、结论)。

题型:云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让我们和小亮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共同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小亮在实验室用一小块生铁与稀盐酸反应,观察到生铁表面出现____________,同时发现反应后的液体中有少量黑色不溶物。
提出问题:这种黑色不溶物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这种黑色不溶物中可能含碳。
设计方案:将黑色固体灼烧,如果黑色固体中含有碳,就会有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气体生成,要想进一步确定这种气体,可以用_____________(填俗称)来检验。
进行实验:小亮按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到了预想的结果。
解释与结论:由此小亮得出结论:
(1)生铁中__________碳(填“含”或“不含”);
(2)碳与稀盐酸____________反应(填“能”或“不能”),铁与稀盐酸__________反应(填“能”或“不能”)。
题型:云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科学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用固体草酸(化学式为马H2C2O4·2H2O)可以制取CO,方程式可写成H2C2O4·2H2O,该课题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了实验。
请回答:
(1)为证明分解产物中有水,装置A中的物质应该是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采用“压水法”收集CO(装置C);从CO的物理性质考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4)通常情况下CO2能用来灭火,与此相关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在集气瓶内放入一装有少量酒精(C2H5OH)的蒸发皿,先点燃蒸发皿内的酒精,再将经打磨过的光亮镁条伸入集气瓶内点燃。可看到镁条剧烈燃烧,在瓶底白色固体粉末中夹杂着少量黑色固体,瓶内壁也附着一些黑色固体。(如下图)
甲同学将生成物取出,用足量的盐酸处理,结果发现白色物质溶解,黑色物质不溶。由此他猜测:黑色物质是原来镁条中所含的杂质。
乙同学没有轻易赞同甲同学的意见,他通过查找资料,知道镁与空气中三种人们熟知的气体都会发生反应。他推断:这黑色物质是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先点燃蒸发皿内的酒精,对后续实验的作用和影响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在集气瓶底铺一层细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甲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实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写出集气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题型:辽宁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