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同学在实验结束进行废弃物处理时,将生石灰[CaO]、碳酸钠溶液倒入指定的洁净容器静置后,发现容器底部有白色不溶物存在,上层为无色清液。为了研究以上物质间的反

某班同学在实验结束进行废弃物处理时,将生石灰[CaO]、碳酸钠溶液倒入指定的洁净容器静置后,发现容器底部有白色不溶物存在,上层为无色清液。为了研究以上物质间的反

题型:湖北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某班同学在实验结束进行废弃物处理时,将生石灰[CaO]、碳酸钠溶液倒入指定的洁净容器静置后,发现容器底部有白色不溶物存在,上层为无色清液。为了研究以上物质间的反应情况,他们决定对上层清液中溶质的组成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1)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2)Fe(OH)3是不溶于水的红褐色沉淀。
[提出猜想]:(1)溶质为NaOH和Ca(OH)2
(2)溶质为NaOH和Na2CO3
(3)溶质为NaOH。
[验证猜想]:老师只为同学们准备了下列试剂:
①K2CO3溶液 ②Ba(NO3)2溶液 ③酚酞试液 ④FeCl3溶液
请你认真分析后填写完成实验报告,以证明猜想是正确的。

答案
产生白色沉淀
Ba(NO3)2溶液
取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K2CO3溶液和Ba(NO3)2溶液;均无白色沉淀产生
举一反三
为了减少“白色污染”,我国相关部门出台了“限塑令”。从2008年6月1日起,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被禁止生产、销售,其它种类的塑料购物袋为有偿使用。 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研究,并测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资料显示该种塑料袋只含碳、氢两种元素,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图中碱石灰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蒸气)
(1)实验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H2O2溶液滴入到A装置的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再点燃C处的酒精灯,使反应进行。
(2)A装置中CuSO4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___。
(3)通过观察到__________的现象,可以判断塑料袋式样中含有碳元素。
(4)根据实验前后D装置的质量变化测算出;
该塑料袋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3%。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B,则测算出来的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题型:湖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小勇同学在参加化学兴趣小组的活动中,看到了老师表演的一个魔术。化学老师用手拍打一种神奇的包装袋,将袋掷在地上,袋会突然爆开,并伴随“啪啪”响声,有大量气泡涌出。老师讲解袋内有一包固体和一包无色液体,混合后能产生初中常见的一种气体。
小勇猜想:气体也许是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中的一种。
若是氧气,袋内可能含有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二氧化锰,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是氢气,袋内可能是金属锌与稀硫酸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
若是二氧化碳,可能是含CO32-或HCO3-的盐与酸溶液反应。他又打开一个新的包装袋样品,发现里面有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无色液体。
[猜想与验证](1)猜想:无色液体为酸。
验证: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水和该无色液体,各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遇水不变色,遇该无色液体变红。
实验的初步结论:无色液体为酸
(2)猜想:袋内白色固体为含CO32-或HCO3-的盐
验证:请运用你初中所学知识,帮助他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题型:黑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室有A、B、C、D四瓶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硫酸、饱和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可供使用的实验用品有:pH试纸、稀盐酸、玻璃棒、试管、玻璃管。请利用提供的实验用品,鉴别出四种物质,并完成实验报告:

题型:黑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溶液的鉴别进行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实验目的】Na2CO3溶液、NaOH溶液、Ca(OH)2溶液、稀盐酸四种溶液的鉴别。
【实验药品】未贴标签的四瓶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Ca(OH)2溶液、稀盐酸]和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等。
【设计并实验】甲组同学利用紫色石蕊试液鉴别四种溶液:

乙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不用紫色石蕊试液也能鉴别出四种溶液。各自分别做了如下实验:

乙组三位同学经过交流后发现______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所滴加的溶液应是_________溶液,由此鉴别出了四种溶液。
【反思与体会】①物质的鉴别有多种方法;
②鉴别物质的关键是利用物质的特征性质;
……
题型:江苏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为了探究“乙醇是否能溶于水”的问题,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①在盛有2mL水的试管中滴入2~3滴红墨水,振荡。然后加入2mL乙醇,不要振荡,发现乙醇与水分层。
②振荡试管,观察现象。
③……
【问题讨论】(1)在水中滴入红墨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操作步骤①中,为了确保乙醇与水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实验操作时应注意____________。
(3)要证明乙醇能溶于水,还应进行操作步骤③,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辽宁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