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第16届亚洲运动会2010年11月在广东广州举行。假如你当时在广州,为迎接亚运,宣传广东,学校决定举办一次主题展示活动。请你参加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第16届亚洲运动会2010年11月在广东广州举行。假如你当时在广州,为迎接亚运,宣传广东,学校决定举办一次主题展示活动。请你参加活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第16届亚洲运动会2010年11月在广东广州举行。假如你当时在广州,为迎接亚运,宣传广东,学校决定举办一次主题展示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
展示一:古代海外贸易篇
(1)清朝统治者严格限制海外贸易,实行什么政策?(1分)曾经只允许开放哪个城市作为对外通商的唯一口岸?(1分)
展示二:近代社会变革篇
(2)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什么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广州等通商口岸?(1分)
展示三:现代改革开放篇
(3)20世纪70年代末,南粤大地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因改革开放而“一夜崛起的城市”是指哪个城市?(1分)以该城市为例,说一说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2分)
(4)结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在这次探究活动中获得的启示?(2分)
答案
(1)闭关锁国(1分) 广州(1分)     
(2)《南京条约》(1分)  
(3)深圳。(1分)作用: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吸收外资、侨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说明:答对任意2点可得满分2分,其它相近意思答案可酌情给分)
(4)启示:不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培养人才等。
解析

试题分析:(1)清朝统治者严格限制海外贸易,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曾经只允许开放广州(广州十三行)作为对外通商的唯一口岸。
(2)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南京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广州等通商口岸。
(3)20世纪70年代末,因改革开放而“一夜崛起的城市”是指深圳。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吸收外资、侨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
(4)结合上述内容,谈谈在这次探究活动中获得的启示:不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培养人才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分析能力。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导致了中国的思想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逐步远离世界发展潮流。《南京条约》是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签订的时间是1842年,内容包括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改革开放设立的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举一反三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些发明对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最有利于人类文化快速、传播和交流的是(   )
①火药     ②指南针   ③印刷术   ④造纸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历史图片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④②③D.④①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处是错误的,请找出错误的内容并加以订正)
小题1:福州是著名的侨乡,倡议和组织开发“新福州”的是闽清籍华侨王审知。
小题2: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唐朝。
小题3:古代埃及、古代希腊、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的文明都属于大河文明。
小题4: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西汉时期司马迁著的《资治通鉴》。
小题5: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圆明园毁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今中外,制度的创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军机大臣只能将皇上的意思照抄誊写后向下传达,而不能够对皇帝的旨意做任何的山头或者大的改动)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者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三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出自哪部政治文献?这部文献的制定有何重要意义?(4分)
(3)据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什么精神?(2分)
(4)以上材料反映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从中你得到什么认识?(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改革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相伴而生,在历史探究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就改革在中外历史上的作用展开讨论。
(1)以下是几位同学的讨论记录,请将其补充完整。
同学甲:改革是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形式,19世纪60年代的 ① 是通过这种形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
同学乙:改革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如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     ②       ,其特点是   ③ 
同学丙:改革也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自强御侮的一种选择。比如中国近代的  ④   。虽然失败了,但却体现了中国人民用于自救的一种探索精神。
(2)除以上观点外,改革还有什么作用?(3分)请你参与讨论,发表你的看法并举一例加以说明。(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