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并作答(14分)材料一: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活动40多年 。相传他有弟子3 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

阅读下列材料并作答(14分)材料一: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活动40多年 。相传他有弟子3 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并作答(14分)
材料一: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活动40多年 。相传他有弟子3 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为政以德”。
材料二: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是荀子的学生,他强调“法治”,并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 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理论。
(1)材料一、二中的“他”分别指的是谁?他们各属于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学派?(4分)
(2)根据材料一归纳“他”的历史地位,并列举出两条与“他”有关的教育方面的成就或主张。(6分)
(3)材料一、二中的“他”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主张 有何不同?你赞成哪一种观点,试说明理由。(4分)
答案
(1)(4分)孔子、韩非;(2分)儒家、法家。(2分)               
(2)(6分)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一点1分) 创办 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一点2分)
(3)(4分)孔子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教化百姓”,韩非主 张“法治”(一个主张1分);能自圆其说即可得2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先结合材料一中的“为政以德”,可以判断此人物是孔子;再结合材料二中的“法治”,可以判断此人物是韩非。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法家的代表人物。两个人物在各自的思想领域中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2)题结合第(1)题的分析可知这个人物是孔子。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提倡“有教无类”,又是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第(3)题将两人提出的政治观点提出来分别罗列即可。孔子的政治观点包括:他提出“仁义礼智”的学说,“仁”包含了对社会、政治的最高期待;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韩非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这两种观点都有自己的长处,都可以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举一反三
公元前21世纪比公元前16世纪
A.晚500年B.早5000年
C.早500年D.晚5000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思想主张或名言搭配不正确的是
A.以“礼”治国——儒家思想
B.无为而治——道家思想
C.用“刑法”治国——法家思想
D.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韩非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该年属于
A.公元前2世纪初B.公元前2世纪末
C.公元前3世纪初D.公元前3世纪末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说的是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提出该观点的思想学派是
A.儒家B.兵家C.法家D.道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兼爱”(互爱互利)、“非攻”(反对不义战争),“尚赞”(选贤举能)等思想至今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
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这一史实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3)材料三“兼爱”“非攻”是哪个学派的观点?这个学派的创始人是谁?(4分)
(4)根据材料四,请写出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思想文化?(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