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A.统一天下B.消灭袁绍
C.废汉称帝D.建立魏国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公元207年,曹操写的这首诗,学生要结合所学,了解其背景。200年,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此后逐渐统一北方。207年,曹操诗中所说的“志”指要统一先下,要南下消灭刘备和孙权的势力。所以,B项发生在之前,CD两项是其子曹丕所为。故选A项。
举一反三
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都城在建业的政权,国号是(  )
A.魏B.蜀C.吴D.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电视剧《三国》再创收视率新高。追忆三国历史,你知道曹操领导了以下哪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吗?(  )
A.赤壁之战B.淝水之战
C.巨鹿之战D.官渡之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歌曲《曹操》的第一句歌词是“东汉末年分三国”。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A.淝水之战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国家分裂,政权林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鼎立示意图(右图)
(1)“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
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人物奠定了右图中哪个政权的基础?根据所学知识说出他完成局部统一的措施。
(2分)

材料二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枕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2分)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任城王传》)
(3)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2分)
(4)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因素。(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